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今日要闻 >

大庆的颜色是晴天的“蓝” 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路

时间:2013-11-21 15:08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姜斌 王玮 李飞

  □黑龙江日报记者 姜斌 王玮 李飞

  问到城市的颜色,现在的人们喜欢用晴天的蓝,雾霾的灰来回答。

  在大庆采访,巧遇一批北京来的环保工作者,他们对记者说,一下飞机就被大庆的蓝天震撼了,兴奋得立刻用手机拍下这道对他们来说难得的美景,并上传到微信朋友圈中让大家分享。

  当我国一些大城市连续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PM2.5”这个陌生的词汇迅速变成热词的时候,大庆早已开始了对PM2.5的监测。截至目前,95%以上的监测值低于国家二级标准,资源型城市拥有最清洁的空气。

  不断蜕变的“油城”开始吸引大批人才涌入这片热土,记者在一些大企业采访时了解到,大庆名企七成高管目前是“外援”。而新市民管理的亲情化,也让人们在这里安心实现着自己或大或小的梦想。大庆在省内率先推行“居住证”管理制度,目前20多万外地人领到“大庆绿卡”。

  几近“半城绿色半城楼”的美景,外地人在大庆乐享生活喜滋滋的笑容,让记者探寻到“美丽中国”的踪影。无论是自然之美还是人文之美,在这里都能依迹而寻。

  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一个宜业宜居的城市,从概念走进现实,并逐渐清晰。

  “美丽中国”的守望者和建设者:在“美丽中国”成为全民期许、生态环境日趋恶劣的情势下,大庆人,作为生态文明的守望者和建设者,经过十余年一脉相承的执着与努力,已经提前开始享受优质生态产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生态产品的第一生产者和提供者,大庆市委市政府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经济社会进步的前置条件,在不具备天然优势的情况下,实现了百湖相拥,湖在城中、城在绿中,围湖建城、依水而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据大庆市环保局副局长王久瑞介绍,大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1年9月开始细颗粒物(PM2.5)检测设备的安装和试运行,2012年1月1日正式出具数据。目前在五个行政区设有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均开展了PM2.5的监测。

  生态对于大庆而言,早已不是种树种草那样简单。上世纪80年代就从事环保事业的王久瑞对此很是感慨,他说,现在所说的生态内涵已不断扩展,是“大生态”的概念,大庆近年来一直坚持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并重、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同步。

  当污水污染环境的新闻频频出现并被人们所诟病的时候,大庆早已开始了对污水的治理。先后建设了西城区、陈家大院等7座污水处理厂,扩建了东城区污水处理厂,市区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42.5万吨,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2.7%。按照国家要求,到“十二五”末期,重点流域要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大庆市作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十一五”末期4县均建成处理能力2万吨/日生活污水处理厂一座,提前5年达到国家要求。

  “生活垃圾送到垃圾处理场,塑料类的会被吸走再利用……”在王久瑞的描述中,一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分类垃圾处理场呈现在记者面前,乱七八糟、成分各异的垃圾被分门别类,从而实现各归其“位”。“在生活垃圾治理方面,在完善已有的4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基础上,建设了一座日处理1000吨的高标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生活垃圾治理率达到88%。所辖四县全部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场,率先在我省实现了县县有两厂(场)的突破。”

  回望大庆石油会战时期的茫茫荒原,奠基者的任务是艰苦卓绝的创业,这不是一个轻松的挑战。“让铁人的后代多活二十年,建设一座生态宜居城市”同样也不轻松。一组数据就是最好佐证:大庆市重点推进植树、复草、治水、净气、降噪“五大工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2%,综合治理黎明河、三永湖等湖泡19个,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50天,入选“2012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如今,大庆提出通过三年努力,每年植树100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13%,改良治理沙化草原60万亩,恢复油田植被5000公顷。

  去年,大庆投资12.3亿元,对21个老居住区403栋楼房的地下管网、道路、铺装、停车、绿化等地上地下设施以及房屋本体和沿街景观进行了综合改造,10万市民的“蜗居”坐地变“美宅”。

  在城市化进程中“堵城”频现,如何避免这些“城市病”,避免因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无形中浪费能源和资源,大庆交通高端占位,顶层设计,打通瓶颈路、断头路,畅通市区,建设立体交通,确保城区5年内不堵车。如今,大庆宽敞通畅的街道、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网络让外地人羡慕不已。

  宜居的城市,是适宜一个超大的城市群体生存发展的城市,没有经济基础支撑很难完成。目前,大庆市产业投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投资占据主导地位。日前,2011年度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名榜出炉(考核结果延期一年公布),大庆以总分99.09分稳居全省榜首,并创造了全省“十三连冠”的记录。

  一座宜业城市里的“中国梦想秀”:自然环境的优化跟上了时代发展潮流,人文环境的发展是否符合百姓期待,记者试图在这里寻找答案。在这片沃土,人们都有着怎样的期许和梦想?

  1 十多年前,姜永艳从肇东来大庆打工,是投奔嫁到这里的姐姐,她没想到,如今自己也成为真正的大庆人。

  姜永艳和丈夫辛苦打工挣钱,养育13岁的女儿。由于连续三年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姜永艳不仅办理了居住证还于今年3月在大庆落了户。“解决了孩子上学的问题,我心里真是一块石头落了地。我闺女学习可好了,我的‘中国梦’就是她将来能上重点高中。”她笑着对记者说。

  据了解,持有居住证,可享有12项权利待遇,与拥有户籍的大庆人基本相同,而且连续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3年以上,并符合相关条件可申请迁入大庆落户。

  坚持平安创建,使大庆百姓安全感稳步提升。大庆推进警务体制改革,打破警种界限,实现警力下沉。市民公共安全感达到98.37%,对公安工作满意度达到99.01%,在全省地市中排名第一。

  健康优越的环境让这座年轻的城市充满生机,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等“八大环境”一路护跑,使大庆成为吸引人才和资本流入的“磁石”。

  2 在采访期间,记者听说让胡路区乘新一小区房价每平方米涨了500元。“为啥一个老小区房价还蹭蹭涨啊?”“别看是老小区,社区服务好啊。”

  办理各项审批的服务大厅,平价的超市和蔬菜店,交手机费、煤气水电费的服务窗口,乘新一小区服务综合体的所见所闻,令记者耳目一新。小区里幼儿园、卫生服务站、老年活动室等一应俱全。这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服务综合体基本实现了居民日常生活、就餐洗理、休闲健身、寻医问药、政务办理、生活缴费、助老入托“七个不出园”,物业报修、小区服务资信、急需生活用品、慢病随访“四个不出户”。

  就在小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情况时,一位老大爷背着手从旁边走过,慢悠悠地说了一句:在这里住,好啊。为加强社区建设,打牢基层基础,推进城市社会管理现代化,2012年9月,大庆市委做出决定,在全市五区和大庆高新区实施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启动推行“一委一站一会”模式,将市区29个街道、200个社区整合为70个新社区,取消街道层级,实行扁平化管理,构建新社区运行架构。去年底,全市70个新社区正式挂牌工作。此次推行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有益探索,有着独特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大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开创社会管理工作新局面,在思路理念、政策体系、工作实践和运行保障上勇于探索,这一点,记者在和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于晓君的交谈中得到印证。

  于晓君经常出去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他对社会建设工作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市委市政府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推进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如何发挥好群众自我管理的能力和潜力,积极从“替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在大庆,正进行着大胆的尝试。

  于晓君说,“百项民生”的实施就是一个“由民做主”最好的例子。2012年9月,市委发布面向社会征集惠民工程项目的建议,11月30 日,共收到市民提出的意见建议1459条,涵盖城市设施、道路建设、生态环境、社会福利、公共服务等方面内容。最终确定的100个惠民项目,有70%由市民“拍板”。目前,“百项民生项目”要求责任单位每半个月填报一次进展表,及时上报项目建设情况、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实施效果等。

  “可怕的大庆蚊子”、“老师收辛苦费正常吗”记者看到市民这样的疑问被发布到“百湖民声”大庆市网络问政平台网民留言分析简报上。“百湖民声”大庆市网络问政平台是我省第一个网络问政平台。为进一步密切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沟通联系,回应市民关切的热点问题,2012年9月,大庆市委决定在全国率先建立民情社情政情发布制度,积极利用会议、新闻媒体、微博、通信平台、行业信息平台等,构建多元化民情社情政情发布形式,同时专门辟建了“百湖民生”网络问政平台。

  对于下一步工作的设想,于晓君说,将使问政平台覆盖衣、食、住、行、劳、养、教等各个领域,同时推动建立“网络视频问政”。下一步工作的顺畅进行,是于晓君的梦想。

  近段时间,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时有发生并伤及无辜,让人唏嘘不已。于晓君说,大庆大力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十类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2012年7月,在精神卫生法还未定稿时,大庆市委社工委就邀请民政、公安等单位开始商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办法,目前,该管理办法即将出台。

  3 城市在宜居的同时,也必须适宜城市产业的发展,更加方便人们在生活中的就业、创业。如果不宜业,城市自然环境再美好,也只是天上人间,看得着去不了。目前,大庆就业形势较好,失业率处于较低水平。上半年,城镇新就业3.1万人,比同期比重提高13.8个百分点。大庆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2012年为4.1%,低于全面小康社会6%的目标值。

  适宜创业、适宜人居,城市因而才有活力、才有凝聚力、才有竞争力。喜欢大庆,才会想到把根扎在这里,姜永艳已经在大庆买了房子。回顾大庆市今年上半年楼市成交数据,一直呈稳步上扬态势。从8月开局的成交数据来看,大庆楼市呈现出“繁忙”的景象,刚需项目依旧坚挺。

  “宜业”、“宜居”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二者达到“适宜”与“适度”的平衡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但不论宜居或者宜业,所谓“宜”,就是更好,本身就是对更高目标的追求。

  大庆,用一种高远的战略视野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同时,也让人感到这是一个既有骨干又有细胞的城市、一个营造公平公正不忘百姓尊严的城市,在“人本”“民本”执政理念下,尊重作为普遍意义上个体性的人的价值、利益、权利、尊严,抛开现代化的冷漠表情,从而闪现出人性的光芒。

  有人说,城市的发展有如铺一张底图,然后一层层书写。满足基本民生,建设小康民生,发展现代民生,大庆,正用浓墨重彩书写出一个大大的“人” 字。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