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园酒店和白云宾馆之间的环市东路路段,曾被规划为市民广场。何奔/摄(资料图)
■1999年方案模型
■2012年最新规划
“地铁五号线淘金站地下空间工程”
过公示期没有下文,已名存实亡
■新快报记者 周鹏
记者近日从广州地铁房地产事业总部了解到,去年底进行公示的“广州地铁五号线淘金站地下空间工程”未能完成有关报批手续,这意味着该项目已经中止。至此,环市东广场项目规划酝酿了13年之久,并于去年底正式进行公示并听取市民意见,如今,该方案未获得有关部门批复,面临流产。
商家酒店最为反对
负责具体执行工作的广州地铁房产淘金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说,该项目虽然已经立项并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公示,但至今并未获得广州市规划局进一步批复。“这项工程从酝酿、制定可行性方案至今3年了,因为原方案的公示期到今年1月底,但最终规划局方面告诉我们方案被否决了,现在淘金项目部的工作已经结束,准备解散,这也意味着原先公示的方案已经废除。”
该负责人表示,据其了解方案未获批主要原因是沿线商家和规划专家反对,部分市民认为规划“商业成分”太浓,“其中涉及的商家和酒店的反对声音最大。”
他还透露:“按照原先设计的具体施工方案该工程将围蔽施工达5年”,市民和商家大受影响,因此“即便在我们地铁房产内部也存在争议,现在搁置也未必是坏事。”
“现在的地下空间工程方案并非在原有环市东广场方案的基础上制定,而是相对独立的规划方案,不知道为何被联系到一起。”他认为,地铁方面已经考虑到停车场等公共设施,不认同“商业成分太浓”的说法。他表示下一步会否有新的方案仍是未知数,个人相信短期内不会再有规划设计。
规划局未公开确认
规划局官方网站目前显示,“广州地铁五号线淘金站地下空间工程”公示已于1月19日结束,此外没有其他相关信息。而公示期结束后广州市规划局至今仍未就环市东广场规划进度作出发布和说明。但记者从市规划局内部人士处了解到,目前该项目确实需要“再作考虑”,已经知会广州地铁方面高层。
记者于周一联系广州市规划局请求就此事作出回应,但截至记者交稿时止,有关方面仍没有回复。该局公关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这个规划“比较敏感”,短期间内相信难以作出正式回应。
袁奇峰:“神仙打架”拖到现在
最早参与环市东广场规划设计的著名城市规划师袁奇峰认为,该规划最终流产,原因是决策层意见不统一,“神仙打架”。
“决策层对此事一直存在不同看法,归根到底就是修不修‘市民广场’,以及什么时候修的问题。最早的时候(1999年),当时有的市领导主张尽快修,有的则主张和地铁一齐修,等到地铁修完还是没能达成共识。其间建委方面还是很负责任的,多次组织协调。事情就是这么幽默,他们神仙打架,就一直拖到现在了。”
袁奇峰透露,在建设地铁5号线淘金站时,地铁方面已经建成了地下隧道,只是坡道未修。“这种做法其实是机会主义选择,修好的地下隧道日后既可以马上改建成行车隧道也可以改为地下商场。若最新方案执行,一旦修成地下商场,无论从产权还是施工角度看都不可能再做地下行车隧道,自然也就不可能建市民广场了。”
他坦言,“环市东广场方案至今未能实现”是他最失意的两件事之一。“南方大厦的衰败就是最好的例子,由于没有类似市民广场的公共投入,最终走向衰落。从原先的东山区到现在的越秀区政府都一直希望落实1999年方案修建市民广场,广州确实需要公共空间。新方案对地铁公司来讲可谓利益最大化了,但政府应该考虑社会效益,让公共利益最大化。”
■回顾
环市东规划13年仍未决定
1999年:广州市进行城市形象“一年一小变”建设,提出对白云宾馆、友谊商店、世贸中心前广场进行整治。规划专家袁奇峰领导的项目组提出了环市东路“城市广场”方案:利用修建地铁站开挖的机会,把环市路的机动车道下沉,把地下一层作为车行隧道和公交换乘点,而将地面改造成为城市步行广场。
2004年:地铁5号线的规划确定,“城市广场”方案再次被提上议程,但由于受到多方阻力,一度搁浅至2009年地铁5号线完工。
2009年:广州召开环市东花园城市广场建设项目启动论证会,“城市广场”方案基本被否决。取而代之的是维持环市路路面基本不变,地下停车位将增加600个。此外,还将建设4000平方米的地下中高端商业面积。建成后白云宾馆对开的天桥将拆除改以地下通道贯通环市东商圈。
2012年:最新公示的方案中分为地下两层,总建筑面积47758平方米,商业面积则从4000平方米增至14035平方米,地下停车位将增加627个,淘金地铁站也将增加3处出入口,地面基本保持不变,人行天桥也未计划拆除。
■声音
商家:修地铁围蔽多年 再也经不起折腾
按公示方案,施工范围周边聚集了花园酒店、白云宾馆、友谊商店、世贸大厦、丽柏广场、新世界广场等星级酒店、高档购物场所及写字楼。花园酒店有关负责人曾向记者表示,环市东规划多年来一直在变,而该公示方案是由政府方面主导,“虽然这个方案涉及花园酒店,但作为企业不方便多作评论,只能配合。”
按该公示方案,一个地下停车场出口将设置在丽柏广场旁,该商场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担忧。“(停车场)出口设在这里可能会影响我们整体格局,况且当时修地铁已经围蔽多年,环市东再这样折腾不起了。”
而一旁某大型商场的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坦言,虽然公示方案中有配套停车场,可以缓解区内停车难的问题,但他担心地下商场日后定位低端,间接降低环市东作为高端商圈的地位。
市民:车辆只能绕道东风路 围蔽恐惨不忍“堵”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受访市民赞成政府废除该公示方案,原因是根据该方案要对环市东部分主干道实施围蔽。
“平时搭公交车上下班已经够堵了,不敢想象再有工程会是怎样。”白领许小姐说。而开车上下班的李先生同样表示担忧:“高峰时期这里就开不快了,如果真要围蔽那就只能所有车都绕道东风路,更不用走啦。”
专家:环市东需文化气息 市民广场方案最优
华南理工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王世福表示,从城市空间角度看,无论从地面步行连续性还是广州气候的适应性来讲,地面广场加上林荫和有盖连廊的设置是最优质的室外空间。也就是说,类似1999年方案机动车下穿、地面为市民广场的方案是最优的。
“但是技术、经济因素考虑也将更加复杂,涉及机动车下坡的长匝道以及地下交通组织,这些都可能成为方案无法实现的原因。可能的技术折中对策是适当抬高地面广场。”王世福认为,新公布的该规划方案,可能是在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等诸多因素后拟定的。
“空间方面需要尽量采取克服地下压抑感的措施,如增加大尺度的通天空间;功能方面需要慎重配置商业的规模,环市东已有较高端的商业氛围,更需要的是培育城市文化气息和休闲氛围,盲目引入中低端的地下零售型商业对于‘广州中环’定位的贡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