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昭)为了将新鲜的空气引进城,国际港务区预留西安东北流通风道,限制建筑高度,打通城市“风道”,改善城市微气候环境。 据了解,西安国际港务区从建设初期就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考察项目时,坚持引入科技含量高、资源能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清洁生产企业,始终严把招商关,从源头控制污染,避免污染严重的项目进入园区。 西安的风向主要是东北风和西南风,我市将在2020年之前,打通城市“风道”, 将东北、西南盛行风和秦岭上下山风引入城市,将新鲜空气顺着“风道”输送到主城区,改善城市微气候环境。国际港务区地处西安市东北方,将严格控制项目的建设强度、建筑高度,做好主城区的通风廊道。国际港务区北侧规划大面积的生态绿地,规划控制低容积率、低密度、高绿地率,绿地率达35%以上。充分考虑限制高度,建筑高度不得超过100米,预留西安东北流通风道,将东北盛行风引入城市。并规划楔形绿地,最窄处宽约400米,最宽处达1500米,南北长约6.5公里,打通城市“风道”,改善城市微气候环境。 同时,西安国际港务区积极进行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坚持湿法作业,加强道路保洁力度,在周日开展全区道路大冲洗活动,清除道路尘土,并加强过往渣土车辆监管。现阶段,西安国际港务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中水回用工作即将启动,在中水管网达到的地段设置冲洗中水取水点。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