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今日要闻 >

北京地名中的“厚德”

时间:2012-09-10 13:43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户力平

 “厚德”是“北京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善良、仁爱、互助、知礼、勤俭、孝顺、谦让和诚信等美德。作为历史文化古都的北京,“厚德”也体现在地名之中,仅北京市各区县的地名志中就有上百个,谈其由来,多有趣闻与掌故。

  

 

    善

  “善”即为心地善良,品行高尚,心存善意,多行善事。以“善”而称的地名有崇善里、信善里、义善里、善安里、弘善胡同、积善胡同、同善胡同、永善胡同、迁善居胡同、良善庄、善台子、玉善庄、魏善庄等。

  善台子位于大兴区安定镇,《北京市大兴县地名志》称:该村“明代成村,因村西原有沙岗子,故名沙台子。1924年冬,村中来了一个姓刘的郎中,行医舍药,救济贫人,人称活佛善人,为此改名善台子。”良善庄位于顺义区北石槽镇,曾称西石槽,后村中梁姓人家多为村民行善事,修路、掏井、建房并接济孤寡之人,为村民所敬佩,故将村名改为良善庄。积善胡同也位于南苑,据传早年间附近有一座寺院,定例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舍缘豆,广施香客,劝人积善行善,终有好报。民国时形成聚落,并将东西向的街巷称为积善胡同。迁善居胡同位于西城区鼓楼西大街,据传早年间胡同里有姓李年轻人,曾好逸恶劳,为了改过自新,自食其力,在胡同口开了家小饭馆,并请胡同里的教书先生给起个字号。教书先生见他有改过自新之意,便取《周易》中“君子见善则迁之,见过则改之”之句得名“迁善居”。意为从善如流,从此向好人学习,有了过错就改。后来这条胡同便以小饭馆之名,称迁善居,再后来称迁善居胡同。

  勤

  “勤”即做事尽力,勤于奉献,“俭”即俭省朴素。以“勤”、“俭”而称的地名有勤劳胡同、尚勤胡同、辛勤胡同、崇俭里、勤俭胡同、恭俭胡同、扬俭胡同等。

  辛勤胡同位于西城区新街口地区,清代称抄手胡同。勤劳胡同位于西城区南长街西侧,北部曾称灵官庙、中部称油漆作胡同、南部称铁香炉。解放后大力宣传勤劳创造幸福,所以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这两个街巷分别改称辛勤胡同和勤劳胡同。崇俭里位于丰台区南苑,早年间为买卖柴火的地方,曾名柴火市。上世纪五十年代崇尚“勤俭节约”和“勤俭持家”,1965年改称崇俭里。

  

  “孝”即以孝顺、孝敬和感激之心回报父辈的养育之恩。以“孝”而称的地名有孝顺胡同、贤孝里、双孝村、贤孝牌胡同、孝女台、孝德等,其中北京历史上称孝顺胡同的有十余条。

  前门大街的孝顺胡同以鲜鱼口为界,分南孝顺胡同和北孝顺胡同。据传明代时,胡同里有刘姓老人,因得到子孙的孝顺,竟活了百余岁。

  为此有人在胡同里树起一块石碑,上书“孝顺大德”四个大字,以褒扬尊老重孝之人,时称“孝顺碑”,此后这条胡同也被称为“孝顺碑胡同”,到了清代简称为“孝顺胡同”,1965年被改成了“晓顺胡同”。

  孝女台位于密云县大城子镇,《北京市密云县地名志》称:该村早年间曾有王姓人家,老两口双目失明,膝下只有一女。为侍奉双亲,其女终生未嫁,为父母养老送终。村人为褒扬其女之孝德,故将村名改称孝女台。

  

  “礼”即礼仪、礼貌,知书达理,是最基本的处世原则。以“礼”而称的地名有礼让胡同、崇礼巷、讲礼村、南礼士路、北礼士路、礼士胡同、礼贤街、礼贤村等。

  讲礼村位于昌平小汤山镇,《北京市昌平县地名志》称:该村明初属蔺沟社能俭里,清代称讲礼村。另据当地相传,该村最初只有姜、李两姓,为明永乐年间从山东(另说山西)移民而来,初称姜李村。此后马、王、张、朱姓人相继到此定居,且村民和睦相处,以礼相待,民风淳朴,民国时谐音为讲礼村。礼让胡同在丰台区南苑,此胡同为东西走向,最早是一条无名的小胡同。1937年前后,由附近寺庙里的僧人取《论语》里的“礼让”二字而称“礼让胡同”,意在告诫人们邻里交往,要礼让三分,礼尚往来。而以“礼士”而称的几个地名均取自“礼贤下士”之意而得名,即对贤者以礼相待,对学者非常尊敬。

  其实,体现“厚德”风范的地名还有很多。比如:互助巷位于西城区府右街西侧,清代称鞑子营。曾有汉、蒙、满族等人家,1965年以“各民族互助友爱”之意更名为互助巷。友爱巷位于西城区丰盛地区,清代称鞑子庙。1949年之后取“团结友爱”之意得今名。大兴区长子营镇有个叫和顺场的地方,清代成村,时名庆泰庄,有李、刘、王等户相继迁此,因几十年来村民们礼尚往来十分和睦,故改今名。其北面不远的地方有个永和庄,因何姓最早定居,称何家行子,后有多个姓氏的人家先后迁居于此,1912年取“永远和睦相处”之意,称永和庄。

  北京“厚德”之地名还表现在做人要守公德,重品德,德才兼备上,故有育德胡同、德善里、德兴街、德兴里、盛德里、福德胡同、健德门、裕德庄、德茂庄;为人要忠诚老实,故有诚实胡同、忠实巷、忠厚里、忠信巷、尚信村、忠恕里;待人要讲仁义、道义,故有道义巷、义达里、里仁街、居仁里、仁合里、仁和巷;为人要清正廉洁,故有养廉胡同、廉让胡同;处世要公正与公平,故有公平胡同、公平巷、公益巷、公益庄等。

  数百年来,这些“厚德”地名对提倡与弘扬道德伦理,培养崇高情操,净化人们心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原坐落在北京历代帝王庙景德门前、横跨阜成门内大街的景德街牌楼,现已移至首都博物馆内。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