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以人民为中心,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时间:2019-11-16 16:13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王志军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城市,是人类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创造的人居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持续发展,我国城市化率不断攀升。2011年首次突破50%,2018年底已达到60%,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很多大城市都超过了80%。按照国际经验,未来10年将是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期,越来越多的人将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的红利。
  作为各种要素高度聚集和快速流动的空间集合,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城市不断衍生出繁杂的治理任务,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以及公共安全等,给城市治理带来了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传统的城市管理理念和作为,已越来越难以与此相适应。同时,人民群众对更美好生活的期待,也对城市治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服务要求。这些,都倒逼城市治理转型,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式粗放式管理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治理转型,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针对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我国统筹政府、社会、市民等主体力量,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强精细化管理,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比如,制定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实现市民化;上海街道的“三公职能”再造,北京的网格化治理,杭州的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三位一体”的复合治理体制等,促进了基层社区共建共治机制不断完善;全国各地“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电子政务大厅”等跨部门共治机制,推动了城市和社会治理智能化程度显著提升。
  城市治理面对的是“物”,但本质上是解决“人”的问题。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衣食住行、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生活环境、社会秩序等方面,都体现着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新时代,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坚持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和生产、生活、生态等各方面,进一步发挥好政府、社会、市民等各方力量,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要推动城市治理的重心和配套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聚焦基层党建、城市管理、社区治理和公共服务等主责主业,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方面力量,面向区域内群众开展服务,不断推进服务办理便捷化和服务供给精细化。要抓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等一些“牛鼻子”工作,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好一件件治理善事。在久久为功中,不断以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成就、新贡献,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