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抓住镇域经济蓝海 建设发展特色小镇

时间:2017-09-06 06:04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马国香

    在限制大城市发展及各种城市病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全国各地正在规划、谋划数以千计的特色小镇,迅速点亮了华夏大地,无论是富饶的江浙,还是身处大西部的新疆、宁夏,都在积极筹划着众多的特色小镇。
  在住建部公布的小镇中,大部分都是借助于当地特有的产业、资源优势成功的,而更多的特色小镇正蓄势待发,处于前期的策划和规划中。
  放大“镇域经济”
  8月29日,福建省龙岩市委、市政府在武平县十方镇召开的全市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议上,龙岩市市委书记林国耀表示,要提升认识,建设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是一项全民受益的民生工程。把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切实用好用足国家、省、市出台的各类政策意见,不断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城乡转型。林国耀说,要突出特色,提升规划、加强策划,不推倒重来,不贪大求洋,进一步优化提升规划,根据财力和需求有序策划实施项目,打造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龙岩范本”;做强业态、做优形态,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展现让人耳目一新的建筑风格风貌;突出风物、美化风景,努力挖掘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做好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市场化、企业化投资、开发、建设、运营,提升运作管理水平。
  先策划后规划,成为特色小镇成败的基础。全球特色小镇联盟秘书长乾泉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特色小镇是区域经济中最核心的细胞,这种“镇域经济”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片蓝海,抓住镇域产业集约式的发展,通过引导将会逐步上升到“镇域城市”的概念,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发展镇域经济,实现资源要素的重构,向集约化要效益,知识转化技术创新,是必然的过程。资源面前,特色小镇的发展与大城市供给侧改革同步,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以特色小镇建设为首的“镇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关乎7.7亿人的生存与发展;县域经济、“镇域经济”产业经济的创新中心和主要增量在特色小镇。
  着眼“镇域城市”
  特色小镇并非凭空造镇。乾泉表示,要具备物流、商业、人居环境三大核心要素。物流这个先决条件是精华、是能量是本源;商业是财富是基础;而人居环境关乎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城市是有生命的,特色小镇也是有生命的,并非“高大上”的规划蓝图就能够将特色小镇打造成功。
  远离城区的特色小镇要想“接地气”,需投资企业参与,尤其是有明确投资意向的企业参与。是否具有与规划方案匹配的投融资方案。尤其是对于开发、投资强度动辄几十亿元的特色小镇项目来说,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投融资模式,往往难以落地。因此,规划内容及其文化融合性,依据本地的历史、人文、自然、气候、风俗、资源、交通等条件,量身定做规划出来的特色小镇,才是靠谱的。
    龙岩市提出,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要做到“比土不比洋”,务求接地气、有特色,凸显优美环境、厚重文化和健康品牌;“比省不比豪”,讲究经济适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比精不比大”,集中资源,打造精品。要坚持产城融合,充分调动民间积极性,加快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
  乾泉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说,应该抓住“镇域经济”集约式发展的机会,通过发展特色小镇、政策的引导,上升到“镇域城市”的建设,要站在“一带一路”全球化的视野高度来策划,要对自然禀赋进行梳理,对长板、短板做到心中有数,对“镇域经济”如何参与全球化要做出战略性规划,参与到全球价值链的竞争。
    http://epaper.zqcn.com.cn/content/2017-09/05/content_39202.htm抓住镇域经济蓝海 建设特色小镇 (中国企业报电子报)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