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江苏泰州:特色小镇建设步入快车道

时间:2017-03-08 16:29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为之

前不久,泰州市正式确定了首批培育建设的10个特色小镇名单。这意味着,该市特色小镇建设正式步入快车道。

据介绍,首批特色小镇包括7个特色产业小镇和3个旅游风情小镇。前者包括:泰州医药高新区东方医药创新小镇、梦CAR小镇,海陵区新能源创新小镇,靖江市孤山空调小镇、生祠苑艺小镇,泰兴市黄桥乐器小镇、凤栖小镇;后者包括:高港区大泗中药养生小镇,姜堰区溱潼康养旅游小镇,兴化市沙沟渔文化小镇。

特色小镇区别于建制镇、产业园区和景区,是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兼具旅游和社区功能的发展平台。“培育建设一批特色小镇是新常态下着眼供给侧改革、抓好新经济发展的创新举措,是集聚高端要素、促进产业升级的有效抓手,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泰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史凯忠说

为更好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泰州成立了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2016年7月,泰州市市委工作会议提出,力争用五年时间建成20个左右特色产业小镇、旅游风情小镇,在产业发展、文化传承、规划建设、生态环境和创新创业等方面形成富有泰州特色的江苏样板。

泰州特色小镇建设随即吹响号角。

2016年12月,泰州召开了特色小镇建设推进会。会上,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清晰回答了“为何要建设特色小镇”的问题——它是抓载体的抓手,它是抓发展的抓手,它是抓特色的抓手,它是抓创业富民的抓手。他要求泰州各地各部门认识要更到位,推进要更务实,思想要更解放,成效要更明显。

不仅如此,泰州还出台了《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要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强富美高”目标,按照“531”总体要求,努力把特色小镇打造成“创新创业新空间、城乡融合新平台、产业集聚新载体、人文风情新亮点、旅游休闲新去处”;同时,要把握“聚焦、精致、集约”三个关键,即聚焦主导产业,致力精致品质,实现集约发展。

另外,泰州还对特色小镇的产业作了详细定位:特色产业小镇主要围绕三大战略性主导产业,以及信息经济、现代农业、健康服务、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兼顾工艺美术等传统经典产业,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三新”经济;旅游风情小镇主要依托自然风貌、乡土情怀、风俗风味、古村古居、人文历史等题材,赋予休闲旅游、体验旅游、康养旅游等多元功能,建设承载历史文化、接轨未来、孕育新经济的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地域综合体。

循着这样的思路,泰州各地纷纷“八仙过海”,特色小镇建设风生水起。从此次首批培育建设的10个特色小镇来看,不少已初露芳容。

比如海陵区新能源创新小镇,以1000亩的生活创意园为核心区,周边3平方公里范围为产业集聚区。小镇计划实施“3115”工程,即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设施建设100万平方米以上,实现小镇产值500亿元以上。

再比如溱潼康养旅游小镇,其毗邻国家5A级溱湖旅游景区,先后创成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重点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且溱潼及周边已初步形成以溱湖旅游度假区为核心,融湿地观光、古镇旅游、健康养生、科普教育、民俗体验、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区,为打造“溱潼康养旅游小镇”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因此,小镇发展定位为——推动旅游与健康产业、文化产业相融合,打造长三角地区集“养身、养心、养体、养元、养生、养年”等功能于一体的康养旅游小镇 。

2017年,是泰州全面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第一年,如何带好头、起好步,是关系到能否实现泰州特色小镇建设目标的关键所在。

目前,泰州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已初步拟定今年的一揽子动作,包括制订小镇投资和招商计划、考核评估办法等,同时还将组织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专题培训班、规划深化编制及专家论证活动、专题招商活动、镇融企对接活动、人才招引专场活动等。

    新闻回放

    编者按:中国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规划网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知名学者乾泉教授,是当时联合国评审组成员,在2007年联合国评出的首批世界十佳和谐乡村中,滕头村占据了一席。十年前的联合国评选活动,让乾泉教授无意中“成为最早在国际舞台推动习总书记当年主政浙江建设美丽乡村特色小镇成功典范第一人……”
   《系辞》云:可大则贤人之德,可久则贤人之业。
    著名学者乾泉十多年前就提出《城镇生命全息基因理论》学说。他认为,城镇是有生命的,决定城生命长短和生命价值的是城镇的基因密码,因此新型城镇化与特色小镇建设,首先要厘清和重塑这些决定城镇生命特征的自然资源禀赋与人文历史要素。乾泉先生指出,整个人类文明史,是以城镇化进程为主要标志的建设史,人居文明承载着这个星球上所有人的共同梦想。定位是小镇的未来,特色是小镇的生命,文化是小镇的“基因”,人是小镇的"灵魂",建筑是小镇的"骨胳",产业是小镇的"血液",项目是小镇的"肌肉",企业是小镇的"肾脏",治理是小镇的"心脏",生态是小镇的“肺",旅居是小镇的"脾胃",品牌是小镇的“五官”,投资是小镇的“荷尔蒙”……

    中国滕头村:和谐发展正在这里实现

    新华网杭州10月11日电(记者 李亚彪 郑黎)“你们的村庄太美了,村民生活这样幸福,不亚于世界上很多国家最好的乡村。”面对中国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联合国副秘书长阿莎罗斯·米基罗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
    在看到滕头村画册与影像资料前,尽管联合国的同事与环境规划署的官员多次向阿莎罗斯·米基罗介绍滕头村的美丽与迷人,可这位联合国官员对于这个在地图上很难找到的中国小村庄的发展还有些不信。
    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眼中,中国的农村还很落后。滕头村却在前不久联合国评出的首批世界十佳和谐乡村中占据了一席。
   “和谐发展也是联合国追求的目标,这次评选活动是今年联合国第七届全球论坛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国清华大学教授、世界和谐活动评审专家组成员乾泉说。
    在乾泉的评审组成员同事中,除中、美、英、法、俄等联合国的5个常任理事国外,还有日本、德国等10个国家中具有国际声望的一流学者。
    同这次参选的其他1200多个乡村相比,滕头村的和谐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评审委员会的评语是:公共服务与管理上的创新,对生态保护的超前意识与极强的社会责任心,一个有鲜明特色,在环境、工业化和科技普及上综合发展的中国村庄。
    滕头村隶属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浙江,地处中国东海之畔的重要港口城市宁波以南30公里。
   “这是一座任何人看第一眼就会喜欢上的小村庄。”来过滕头村的外国朋友与联合国官员们都这样说。整齐干净的街道、满眼的绿色、村广场中心的音乐喷泉,构成他们对滕头村的第一印象。
    可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美丽村庄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是一个粮食产量很低的贫困村。
    面对非旱即涝的土地,滕头村当年的负责人傅嘉良带着几百名村民开始改土造田,这个过程历时15年。改土造田不仅优化了土地,而且村民们还种下了数千株果树,滕头村在一片绿色中踏上致富路。
   “评选十佳和谐乡村共有8大指标,不少指标同环境相关,村里在20多年前就超前具备了环保意识。”滕头村党委书记傅企平说,在许多地方还不懂环保时,滕头村就学会了在规划中实施雨污分流工程。
    事实上,靠工业和生态旅游服务业富裕起来的滕头村没有放弃农业,但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中国传统农耕业在这块土地上已杳无踪影。
    在村里,可以看到为数不多的农具已被浓缩进滕头公园的农家博物馆中,取而代之的是国家级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滕头农民也不再戴草帽,而是穿白大褂;庄稼种在试管里,这些高科技的试管种苗远销法国、荷兰等国家。

    相关报道
 
    建设中国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面向国内外诚征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中国文旅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联合体
    全球文旅城镇联盟(北京)运营总部

    一、产业背景
    虽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旅游业却逆势增长。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旅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国内旅游22.3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47%;出入境旅游1.27亿人次,增长4.1%;上半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25万亿元,增长12.4%;在巨大的消费市场推动下及有利的宏观政策引领下,通过积极实施“515战略”、“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绿色旅游发展行动、公共服务和目的地建设行动、旅游产业促进行动、旅游促进创业创新行动等若干强力举措,旅游产业正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二、政策依据
    为迎接2017国际可持续旅游发展年,通过发展共享经济和文化旅游产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智力资本等政策资源,更好地贯彻中央关于供给侧改革、十三五规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决策,积极配合我国各地区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为落实2016年2月,中央《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成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落实2016年7月住建部等三部委《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精神,竭力推动特色小城镇开发建设和重点项目投资;更面向战略合作城市文化旅游、小微创新企业和创客,积极打造和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普惠文旅科技众创空间、园区和特色小城镇。
    三、合作平台
    1、中国文旅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联合体:(新华社)中国文化旅游杂志社、中国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中国城市双创推进工程办公室、中国海外控股集团、中国企业家投融资俱乐部,协同中国文化旅游新型城镇化建设联合体的核心成员单位,如中国海外控股集团、泛华集团、中投集团、中交集团、中建集团、国家体育总局中体工程公司、清大国际科教园有限公司等央企国企,以及有实力的知名上市公司。
    2、智库与PPP平台:中国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由(新华社)中国文化旅游杂志社、中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研究院、中央电视台微电影频道、中央数字电视城市建设频道、泛华集团、中国城市双创推进工程办公室联合主发起的,协同(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国家旅游局)第一旅游网、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清华大学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国家发改委)中国投资协会PPP中心、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优化投资工作委员会、中国书院联盟、中国通用航空(救援)产业联盟、中国商协会合作联盟、中美教育研究院、京师智库、奥体中心(北京)国际体育股份等战略合作伙伴机构,积极搭建“全国文化旅游小城镇PPP投资平台”,系统开展文化旅游产业、智慧小镇、通用航空业和特色小城镇项目的战略规划、双创投资、开发建设,商业模式,国学文化旅游书院开发等。
    3、运营主体:全球文旅城镇联盟(北京)经济技术股份公司
    四、产融合作
    1、产业整合:新型城镇化新政下的一带一路、产城产镇融合、供给侧改革、国学、养生、文体、旅游、通航、物流、电子商务、双创、互联网+、人工智能+……
    2、融资方式:搭建产城产镇融资平台、PPP融资模式、PE/VC与股权融资、产权市场挂牌融资、资本运营与并购重组、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发债权融资、BOT、BLT、项目对接、商业模式……
    五、合作对象
    合作对象:各地市区县人民政府,各类产业园区、文化旅游景区、各特色镇以上政府部门,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和科研单位,投资银行、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
    欢迎各地政府与投资合作机构,通过联合体平台,借助特色小城镇开发的历史机遇,串起经济新常态之粒粒珍珠,共享共荣,协同发展!
    六、合作流程
    1、由项目单位协同县级以上政府,委托我院提供专业咨询,并组成项目领导小组;
    2、我们院安排专家咨询团队,协同项目领导小组开展前期调研;
    3、我们院专家咨询团队负责编制项目战略与总体规划草案;
    4、项目领导小组经研究并验收《草案》;
    5、由我们院方拟定文化旅游小镇或专题项目开发建议书;
    6、向委托方政府发改委(局)或上一级主管部门,或国家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报备
    7、与项目方或政府、我们院方及文旅联合体进入项目正式招商开发阶段,我们联合体密切合作。
    七、联系方式
    总召集人:乾泉、王鑫、董承孝、李拥君
    秘书处干事:樊效、汪志民
    合作热线:18911166578、18911189318、18611757489、010-52409816
    电子邮件:522638684@qq.com
    官方网站:www.zgghw.org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