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洛阳政府开门办公 王城大道改造阳光运行

时间:2017-03-08 07:25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为之

  2017年3月3日,洛阳日报一篇题为“王城大道将改造升级为快速路”文章引起众多网友热议. 为让公众了解决策过程,洛阳市政府把王城大道快速路改造升级向社会公开,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近年来,洛阳市政府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倒逼政府由管理向服务转变,赢得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聚焦百姓关注热点,让权力阳光运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点,道路改造由于情况复杂、利益多元,被称为“头号难题”。 全国网络媒体记者联合会秘书长刘治安说,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既是新形势下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实践证明,信息公开是推进依法行政、打造阳光政府、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措施。政府信息公开的目的是让老百姓知道政府在做什么,同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完善行政权力网上网下公开运行,是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滥用的有效途径。”我们相信通过这次王城大道改造工程一定会推进洛阳市政府决策透明、权力运行透明,真正让群众看得到、听得懂、能监督。
 

洛阳政府开门办公 王城大道改造阳光运行
 

  依据洛阳市王城大道改造提升公示方案,记者首先采访了城市设计师、中国规划网总编汪志民先生,汪先生仔细看后对政府公开的两种方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汪先生说,从方案一看,虽然能保留现有道路两边部分梧桐树,但存在的问题很多,一、是两排梧桐树为了不影响高架桥必须修剪整齐,全部变成了歪脖树,影响景观,树木在这种环境下生长谁能保证能正常的存活?二、是工程建筑量大,道路占用土地面积大,浪费资源,投入资金大,道路上增加了很多桥柱,影响整体城市景观,交通安全有很大隐患。三、是拆迁面积巨大,赔偿资金足足可以在建好几个立交桥了,四、是梧桐树到春季满天飞些白毛毛,多数市民有过敏现象,对正常人呼吸道也会有影响,保留梧桐而牺牲大部分利益,属典型的捡个芝麻丢了个西瓜,五、是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很窄,部分路段建筑无法拆除,非机动车和人行道混用,会造成安全隐患。

  汪先生总结了方案二的许多优点:一、是工程建筑量小,投入资金少,道路占用土地面积少,节约资源。二、是拆迁面积少,赔偿资金少,拆迁面积只有56104平方米。三、是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宽敞,通行方便、安全。四、是噪音能减少对两侧居民的影响,五、是根据北京、郑州多个大城市修建高架路经验,最优秀的方案应该是后期还有增加机动车道的空间。汪先生综合考虑后认为采用方案二利大于弊,建议政府采用第二套方案比较合适。

  随后记者随机在路上采访多位市民,市民刘先生说:方案一、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修建一条快速道路、两座高架水泥柱庄,占地面积大,建设费用高,反而破坏城市景观,严重违反传统高架路规划方式。名曰为保护树木,实际上靠近高架路一侧树干要全部砍掉,保留两排歪脖树,听起来民间说是在“骂人”。等道路修好了,市民给起个“歪脖路”,会极大影响洛阳形象。建议市政府采纳方案二最佳。市民金先生调侃道说:方案一最后形成洛阳特色的歪脖树“歪脖树不吉利,大老虎和小苍蝇有了上吊的地方”,金先生认为,把本来只用一个桥墩,变成两个桥墩,那样的话开车可注意了,别撞上桥墩了,把直路变成弯路,行车速度能快吗?从飞机场到高铁站15分钟能到吗?金先生呼吁政府领导别用奇葩挑战常规,百年大计别胡来,别再搞标新立异,多听听市民的呼声。

  记者又在网上进行了搜索,有网友说方案一为了几棵树,多花几个亿,拿纳税人的钱不当一回事,省下这么多钱,建几座城市森林公园不成问题。

  记者观点:洛阳城市建设要有整体科学规划方案,要与城市长期发展规划建设能够结合到一起,从郑州和其它大城市高架路建设情况看,王城大道高架桥应该采用第二套方案,在道路中间建设高架桥,树可以不砍,但可以迁移,希望政府多倾听市民的意见,以最小的投入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