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芜湖市:城市规划变“静”为“动”

时间:2016-09-18 15:48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汪志民
  城市总体规划是基于远期目标的空间安排,是战略性的、长期的、静态的,缺乏弹性和应变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和实际需要。
  “我们要实现从静态到动态、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从而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的项目化、具体化。”在日前召开的安徽省城市规划实施动态监控现场交流会上,芜湖市城乡规划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该市开展城市规划实施动态监控试点工作的具体情况及取得的经验。
  从试点经验看出,通过建立“总体规划的蓝图规划—5年近期规划—年度行动计划”规划实施体系,通过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滚动编制及年度实施计划执行情况的评估,有助于及时提出规划纠偏建议,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的动态维护。
  现在的城市发展速度很快,市场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该划定弹性空间,以适应市场发展的多变性。
  芜湖市依据“多规合一”的工作成果,以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为基础,在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不突破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从生态本底出发,优先确定中心城区内的生态保护红线、基本农田等不能开发的生态空间,统筹考虑城市发展方向、各区发展诉求以及产业发展等因素,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有条件建设区,确定10%的规划城市建设备用地,划定2030年城市开发边界。
  近期建设规划的滚动编制,实现了规划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
  芜湖市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城市近期建设的时序、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制订了近期建设项目库。建立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常态化及滚动编制机制,执行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在近期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制订年度实施计划,把近期建设规划确定的各项建设要求,进一步分解落实到年度实施计划中,保障实施。每年定期开展对年度实施计划执行情况的评估,分析规划执行偏差存在的原因,提出规划修改的建议,实现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动态维护。
  为了加强规划的指导作用,芜湖市进一步优化规划许可程序,建设项目选址在不同的政策区,如城市开发边界内外、城市发展备用地内外、城市建设用地内外等,执行不同的审批程序。对纳入年度实施计划的建设项目简化规划选址程序,只要符合规划要求的,可直接办理规划选址、建设用地许可等审批手续,从而提高政府的行政审批效率,加快建设项目落地,更好地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
  当前,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周期普遍较长,修改程序也非常复杂,导致城市总体规划的刚性与弹性关系不畅,统筹引领城市发展的作用没有得到完全发挥。
  “针对现状,我们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开拓创新,从芜湖开始试点,对城市规划实施动态监控,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统筹和引导作用。”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侯淅珉在会上强调了开展城市规划实施动态监控工作的重要意义。他提出,要依据“多规合一”的工作机制,通过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滚动编制及年度实施计划执行情况的评估,及时提出规划纠偏建议,实现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动态维护,以此提高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变能力。
  有了“总体规划的蓝图规划—5年近期规划—年度行动计划”这种较为完整的规划实施体系,能够促使城市总体规划从蓝图规划变为行动规划、从静态规划变为动态规划、从被动许可转化为主动实施。芜湖市城乡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些转变,能够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的项目化、具体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统筹作用,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发挥规划引领建设的作用。”
  同时,该负责人强调,在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的基础上,要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条件建设区,确定一定比例的城市建设备用地,建立备用地使用置换制。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