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湖是全国十大名湖之一,是武昌鱼的故乡,以物种丰富、水质清澈、生态保护修复机制完善等而举世闻名,被专家学者誉为“化石型湖泊、水生物种基因库、鸟类天堂”,是“千湖之省”湖北最靓丽的一颗明珠。全区辖5镇1区,86个村(居)民委员会,国土面积5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15万亩,人口18万人。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近年来,梁子湖区按照“五生三和”(打造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制度,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要求,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四个转变”,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势发力的格局。 一、以发展有机产品为方向,实现特色农业由小到大的转变 梁子湖区围绕打造成“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目标,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三个提档升级”: 一是实现农业基地提档升级。积极创建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确定以有机农业为核心的生态农业基地建设。按照三个“三”的要求,即“三有”:基地有主体、有品牌、有科技支撑;“三化”:基地建设实行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三控”:基地生产做好控肥、控药、控水。选定水稻、胡柚、茶叶、蓝莓、红薯、藠头、水产等特色优势农产品优先建设有机农业基地。2015年,全区已建成生态农业基地133个,其中有机农业基地45个,涵盖粮油、水产、蔬菜、林果、花卉、药材等六大主导产业,总面积7.64万亩。 二是实现农产品供给提档升级。我区委托省农科院制定水稻、蔬菜、水产、畜禽等40个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选择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武汉分中心作为首选的认证机构,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科技示范大户申报有机农产品认证。全区共有29个产品取得有机认证(转换)证明,“三品一标”总数达62个。“梁道”牌有机大米等7个农产品获得第十二届武汉农博会金奖。沼山胡柚等4个商标获评省级著名商标。我区获评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首批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区,列入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区。 三是实现农业经营主体提档升级。我区通过“土地股份式流转”、“土地托管式流转”、“土地转让性流转”、“土地季节性流转”等流转方式,流转土地面积7.2万亩。形成了蓝莓、芦笋基地“良心种植、有机营养”的种植模式,联和公司“喝”山泉水、“吃”有机肥、“戴”生态圈、“当”健康神的“全产业链”模式,水稻种植合作社推行的“统一品种、统一肥料、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收购”“五统一”管理模式,伟业蔬菜的“猪─沼—菜”循环牧业种养模式,万秀、茅圻等村“宜居、宜业、宜游”模式等一批相对集中连片、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农业模式基地。 二、以保护梁子湖生态为核心,生态功能由弱到强的转变 近年来,我区大力实施“蓝天行动”、“碧水行动”、“净土行动”计划,积极推进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 一是生态建设体系渐趋完善。高起点编制生态文明规划,构建了以保护梁子湖为核心、以梧桐湖新区和涂家垴镇为先行示范、两翼齐飞的“一心两翼”示范格局;与以色列FEDI公司签订共建生态示范区协议,相继与美国明尼苏达州佩平湖、台湾地区日月潭建立“姊妹湖”合作;与省联投集团、鄂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组建了梁子湖生态文明建设有限公司、联净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二是生态项目统筹推进。投资1800万元建成全区垃圾收集清运系统,投资2.4亿元建成2座集镇污水处理厂、195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获评全国农村污水治理示范区;投资10亿元,实施水源地保护、生态缓冲带、梁子湖鄂州水域围网拆除、涂镇湖破堤还湖等生态环保工程;在全省率先并超额完成“绿满荆楚”行动任务,打造绿色生态廊道,建成环湖162公里水源涵养林带。 三是生态示范日益凸显。全区5个乡镇全部成功创建生态镇,其中梁子镇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建成27个省级生态村和69个市级生态村,有65个村评为绿色示范乡村、29个村被命名为省级宜居村庄。关停一般工业企业25家,在全国率先实现“四全”(全面退出一般性工业、垃圾全外运、污水全处理、“三边”全绿化),列入全国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 三、以发展乡村旅游为重点,完成旅游业从无到有的转变 梁子湖区山青水秀,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我区为加快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区、湖北旅游强区创建,投资 2亿元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生态旅游迈上多节化、全域化、常态化发展轨道。 一是乡村旅游从无到有。全力发展山水观光游、民俗体验游、农家休闲游。万秀、茅圻、熊家坳等30多个美丽乡村,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远离喧嚣中都能找到一份淡淡的乡愁。万秀村列入首届“荆楚十大最美乡村”。形成“梧桐湖——梁子湖高尔夫”运动休闲带,打造“东沟——沼山——太和”城乡一体化观光带,建设涂家垴镇乡村田园观光带,扩展梁子湖“山水乡愁”旅游品牌。 二是节会品牌从小到大。我区有红枫节、蓝莓节、采菱节、荷花节、捕鱼节、胡柚节,春赏红枫、牡丹,夏采蓝莓、菱角,秋品螃蟹、胡柚,冬观湿地、飞鸟,生态旅游活动精彩纷呈。梁子镇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梁子岛景区当选“灵秀湖北”十大旅游新秀,梁子湖捕鱼旅游节被《人民网》评为中国榜·最佳绿色生态人文旅游节,红枫节、采菱节被湖北省旅游局评为全省赏花、采摘精品线路。 三是旅游业态不断丰富。我区大力发展“旅游+生态”,推进“区景一体、产业一体”发展。大力扶持酒店、农家乐、娱乐、购物等为主的第三产业上档次、提水平,加快推进专卖、零售、电商一条街建设。每个周末来梁子湖参加乡村采摘游、户外体验游、祈福文化游等旅游活动的游客纷至踏来。“十二五”期间全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69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4亿元。 四、以建设美丽乡村为龙头,加快城乡面貌由陈到靓的转变 按照“精致小镇、美丽乡村、一路风情”建设的理念,从改善城镇面貌到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从生态保护到挖掘农村特色风情,从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到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带,美丽梁子湖正在不断“升级”。 一是提升宜居村庄的功能设施。我区围绕“山水乡愁地,醉美梁子湖”品牌,强化产业之“基”、村庄之“魅”、田野之“魂”、幸福之“源”,高标准、大手笔推进生态民居“荆楚派”改造工程,生态厕所建设工程。以环湖线、牛梁线、幕阜山脉沿线三条示范带和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着力打造了周胡谈、新屋纪、余湾等生态宜居村庄。 二是强化城镇综合管理。加强集镇地下管廊建设,推进电力电信电视管线、给排水管网入地工程。梧桐湖新区绿色建筑示范建设,涂家垴镇千年古镇、生态农舍建设如火如荼。全区开展了渣土、扬尘、油烟噪声、乱搭乱建、出店经营和交通违法等专项治理,五个集镇违法建设是“零增长”。投资1.1亿元,实施农村配电网改造项目。鄂咸高速,太和镇、沼山镇燃气管道建设项目正在实施。 三是拓展“互联网+”营销。立足梧桐湖新区,辐射全域,对接“互联网+”,扶持“梁子湖1号馆”等一批电商龙头企业;启动健康服务产业发展,加快数字PET-CT医学影像项目发展应用、健康物联网发展和健康疗养中心建设,健康服务业已成为梁子湖区特色产业品牌和完整的产业链。 沧桑巨变,见证了梁子湖区生生不息的追求;辛勤耕耘,成就了梁子湖区生机勃勃的繁荣。站在“十三五”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区将坚持走生态立区、旅游强区之路,推进区域经济由第一产业为主导向二、三产业为主导转变,由内生型经济为主导向外向型经济为主导转变,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再谱梁子湖区发展新篇章。(特约记者明秋声 通讯员李名发)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