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消息,在中国经济发展处于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最缓慢的增长阶段之际,李嘉诚称长远而言中国经济前景光明,给国家投下信心一票。 李嘉诚四年以来首次接受国际传媒采访,他对彭博说,中国不断录得贸易盈余,服务业在赚钱,外汇持续流入。他又指,投资者把目光集中在中国的债务水平,失去了宏阔的视野。 李嘉诚表示,内地长远而言,也是好的。他说:外界看到国企或民间负债,但也要观察中国出口这么高。 根据李的说法,中国的出口多于入口,出口的收入把去年的贸易盈余推高至3.7万亿人民币,这舒缓了人民币转弱令资金流出的压力。 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放缓的情况下所采取的刺激经济措施,使李嘉诚对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保持信心。但是,疑虑仍不可免,国际货币基金会本月有关中国信贷急升和工业产能过剩的数据,给中国经济的中期前景投下阴影。 中国的负债由2008年占经济产出的164%,急升至去年的247%,比美英两国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负债上升速度都要快。 Bloomberg Intelligence经济学家Tom Orlik指出,过去十年,中国负债累积的速度也高于二十国集团的任何一个国家。 李嘉诚出生于中国东南部城市潮州,与中国大陆休戚相关。长江地产一半的收入来自中国大陆,众多的地产项目占地以千公顷计。他的旗舰企业和黄在中国大陆开设的屈臣氏药房和百佳超市共约2,500家,14%的税前盈利来自中国大陆。 消费仍然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去年,GDP增长录得6.9%,是1990年以来最低,而今年的预测则为6.5%。 李嘉诚的成就得力于中国的发展。1970年代后期,当他的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之际,他有机会获邀进入中国市场。 李嘉诚说,那个时候,他感受到中国充满希望。 中国的工业化在世界上史无前例,李嘉诚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其中一个最大的得益者。他在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中往往位居亚洲首富,在三个月前仍然如此,尽管目前他以280亿财富暂居亚洲第三。 李嘉诚去年开始遭到中国官方媒体的批评,指责他在中国经济下行时把资金撤走。官方媒体甚至刊登评论文章,说他的撤资给中国投下阴影。他在九月时罕有地发表了长达三页的文章反击,表达了他对中国和中国政府充满信心。
他说:看到这篇文章,根本就是胡涂。又说,自从1970年代后期开始投资中国以来,没有一刻停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