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让“巴山”、“蜀水”更美丽

时间:2016-05-16 07:50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汪志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专家分析,《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过,将有力地推动成渝一体化,实现两地真正意义上的“同城化”。未来,成渝城市群将成为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重要支撑,将在西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努力打造产业优化、生活优质、环境优美的“新成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发展,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一批城市群,有力推动了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极。但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镇化发展很不平衡,中西部城市发育明显不足。“东部像欧洲,西部像非洲。”网友一句调侃的话,便道出来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异。

  为了进一步缩小东西部差异,国家实施了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一战略需要增长极辐射带动。在成渝建设城市群,辐射带动经济增长极,具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确立为国家级发展战略,从而确立了中国外部向西开放以及内部东中西协调发展的战略体系,成渝地处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位置,是两大战略在西部理想的连接枢纽。

  同时,成渝城市群发展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成渝城市群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西藏,东邻湘鄂,处于东西结合、南北交汇的中间地带。成渝城市群作为西部最大的双核城市群,是最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区,最有可能成为西部大开发的火车头而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

  再次,成渝两地经济文化联系密切。重庆建市以后,与成都联系并没有因此而减少,这是构筑和发展成渝经济带的经济联系基础。另外,两地在成渝经济区范围内,经济互补性强。从文化传统讲,两地都属于巴蜀文化,几千年的同宗文化是构筑和发展成渝经济带的文化联系基础。

  培育发展成渝城市群,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促共进的新路子,对推进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契合互动,释放中西部巨大内需潜力,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强化重庆成都辐射带动作用为基础,以创新驱动、保护生态环境和夯实产业基础为支撑,建设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城市群,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格局。

  加快成渝城市群建设,必须实施生态共建环境共治,严格保护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建设绿色城市为落脚点,必须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