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多学科携手为首都城市建设出谋划策

时间:2015-10-19 16:55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项江涛
  中国规划网北京讯(记者项江涛)10月16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史研究会和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北京史与北京学”学术前沿论坛暨成果展在京召开。与会者认为,北京史和北京学两门学科都是以北京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北京史关注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学聚焦北京城市及其区域综合体的形成、演化及发展规律,两种共同记载传承者北京的经济社会文化成果,也为北京的城市发展战略和管理决策提供参谋。
  研讨会上,北京史研究会会长李建平在“三十五年来北京史研究及展望”为主题的发言中介绍,北京史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是北京地区成立比较早的社团组织之一。当时研究会主要工作有两件,一是推进北京史研究;二是进行北京历史文化普及。35年来,北京史的研究取得显著的成绩,并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从《北京史》到《北京通史》演绎了北京史研究由浅入深的轨迹;二是由通史研究转入专史研究,史料研究,使北京史研究更加深入、细化、丰富、系统,为进一步推出更具标志性成果积蓄了力量,历练了队伍,奠定了基础。如今,北京史研究和科普仍旧是研究会的主要工作。21世纪初,北京专史研究进入高潮。2008年,为了进一步深化北京史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王岗提出北京36种专史研究规划,并积极争取在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中将“北京专史集成”列为重点研究项目。这项研究进一步规划了专史的系列编写任务,基本囊括了北京历史的方方面面,促进了北京史研究深化。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所长张宝秀在“北京学发展历程及学术前沿思考”的发言中表示,北京学研究基地,以“立足北京、研究北京、服务北京”为宗旨,以中观到微观层次的调查研究为重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积极开展北京城乡地域综合体及地方文化的综合研究、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为首都北京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做贡献。具体定位为建设“三个平台”:科研平台,学术交流和信息交流平台,历史文化和城市发展科普教育平台。
  北京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张妙弟教授提出,北京史学科在北京有完整的研究机构和雄厚的研究力量,北京学的学科性质是多学科交叉,应立足地理学,携手历史学、文化学科,受惠于其他学科。
  地理学与历史学应该是地方学立足和依靠的学科。与会者表示,北京史与北京学研究者应力争在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和各类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首都文化建设理论探索和北京历史文化要素分类研究,以及首都北京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城市功能定位、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途径等领域取得高水平的标志性研究成果,积极为首都北京城乡发展、文化建设、社会进步提供决策咨询参考意见,发挥首都文化智库作用,为北京城乡可持续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为首都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示范作用作出更大贡献。
  另外,为向社会各界展示北京史研究与北京学探索所取得的成果,本着简朴、务实的原则,特在北京市社科活动中心展厅举办“北京史与北京学研究成果展”。该展览展出200多部(件)北京史和北京学的研究成果。据介绍,北京史方面的代表成果有:北京史研究会编辑的系列《北京史苑》,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著的《北京通史》(十卷本),北京市档案馆编辑的《北京档案史料》,北京大学历史系教师编写的第一本《北京史》,北京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辑的《北京志》,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辑的《图说北京史》;北京学方面的代表成果有《北京学研究》集刊、《北京学研究报告》、《北京学丛书》、《北京社会文化史》丛书等系列出版物。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