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尊重乡村文化 才能合理规划

时间:2015-09-23 08:55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向楠谢 孟航 杨璇

本报讯“乡村文化是不可再生的,保护古城镇已成我们迫切的任务。”在2015年全国城市规划年会上,学者们昨日对乡村发展与文化传承展开讨论时认为,规划师应走进乡村,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才能做出尽可能的合理规划。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何依认为,在城镇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很多传统乡村的更新改造,一两年内就完成了。但这种短时段的改造使古村落留下来的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每个规划师应向文化学者、社会工作者学习,真正走进农村,了解农民需要什么,农村的传统是什么,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尽可能的合理规划。

“乡村发展本身应包括文化传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工赵中枢说,徽州歙县的不少村里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属典型的徽派建筑村落。这些数百年乃至千多年的古村落至今保存完好,走进村庄就能感受到古徽州文化的深邃。如今,歙县正因传统、古朴而闻名国内外,大力发展旅游业,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周俭说,贵州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目前有426个传统村落,其中70%属于少数民族村落,这些古朴的村落,建筑风格有的传承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应好好保存。

他建议规划师在对少数民族村落进行规划前,应考虑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原有的村寨文化体系,合理规划,力求做到促进村庄的良性发展。

(向楠谢 孟航 杨璇)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