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观看双城联展 新文化记者 蒋盛松 摄 新文化讯(记者 刘中全)9月3日,在长春东北亚艺术中心,由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简称:长春规划院)主办的“城市+——2015 共同城市·格致生活(深圳-长春)双城联展”开启,展览将持续到9月18日,之后展品将运抵北京,参加“2015北京国际设计周——为城市而设计”展览。 城市把人与人串联在一起 3日8时30分,长春东北亚艺术中心一楼展厅,首先进入视野的是一群“人”,他们的身体是硬纸板做的,身穿白色或黑色T恤衫,衣服上写着人的名字、职业、身份等,整个空间充满文艺气息。“整个展览的主题是‘城市+’,这是‘城市+公民’展品。”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方飞说,这些展品创意来自于深圳展设计的抽象剪影人,他们代表不同职业的普通公民。城市把人与人串联在一起,他们热爱城市,关心城市发展,倾听他们对城市的意见和看法,让崭新的思考为城市注入新活力。 透过万花筒看水墨丹青 在这些展品旁边是一堵墙,这堵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圆纸筒,而这些纸筒是设计师们之前用过的草稿、文件等,这堵墙的正对面则是一幅山水画。 “这个设计是透过万花筒看水墨丹青。”方飞说,这是“城市+理想空间”展品。以独特的视角展现长春规划院规划的38条城市慢行廊道。展品利用空间概念,将骑行爱好者的图片、规划调研时的调查问卷、城市域级廊道体系的详细图则,组合成一个个长焦镜头,用新的视野构建了理想中的城市。 而另一套“城市+思想”展品用抽象化的符号表现城市的现代性。交通、服务、运动……全都是符号,帮助城市完成最基本的生活构建,它们为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与城市中,制造短暂的“诗意”。其中一排红色醒目的符号则别有深意,“中间的几个图案,寓意是人人是规划师。”工作人员说。 “城市+对话”展品是长春规划院规划师的生活故事和规划感悟。与深圳展展品“城市,无止于规划”遥相呼应。南北规划师对话,规划师与市民对话。规划师是普通市民,市民也是规划师。有了关于城市的对话,人人都是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者。 交换空间摆满“长春礼物” 在展区一角有个交换空间,一张桌子上摆满了很多小物品,都十分精致。 “妈妈,我很喜欢这本书,我想交换这个礼物。”9岁的小女孩董靖淇看到《秘密花园》后爱不释手。“本来想着带交换的礼物来着,后来出门给忘记了,那怎么办啊?”董靖淇的妈妈说。“实在不行我用发卡吧,这个可以吗?”董靖淇将自己心爱的发卡摘了下来。 “也可以的,只要你愿意,在卡片上写上你想说的话吧。”工作人员说。董靖淇高兴不得了。 “像这个绣球,就是开全国规划院院长会议时,广西的规划院长带来的礼物。它来自于不久前长春规划院举办的一场幸福市集活动。市集结束后,我们选出最受欢迎的物品,定义‘长春礼物’。”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礼物就放置在生活交换空间里,等待每一位参观者带着物品来交换。 提倡人人都是规划师 “我们举行这次展览有两个作用,一个是人人都是规划师,作为普通市民应该走入规划,这次展览是让市民来理解城市规划,理解城市规划师,理解规划师在做什么。”方飞说,第二个就是让规划师走近普通市民,这是一个相互启发的过程,专业人士与市民之间的互动,规划不仅仅是专业技术人员做的事。 据了解,此次展览包括不久前深圳规划院主办的“城市梦工厂”展览中的部分展品《我们在一起》、《万人城市印象》、《为人民,百公里+》、《城市,无止于规划》;长春部分包括《城市+公民》、《城市+思想》、《城市+理想空间》、《城市+生活》、《城市+对话》。深圳展品采用环保亚麻布材料,长春展品采用中国传统宣纸,结合现代设计,形成视觉上的冲撞与融合。联展风格素简大气,诚恳且富诗意。白描出规划人对城市无尽的爱恋和不懈的探索。
双城联展,既是南北城市对话,又是南北规划人对城市的敬礼。长春、深圳携手,意在拉近城市和城市、规划和市民之间的距离。唤醒市民与规划师共同参与到城市规划和建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