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发布 专家:全面的顶层设计

时间:2015-06-06 10:42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刘红

   【导读】商务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加快构建全国骨干流通网络,努力提升流通节点城市功能。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本期观点:点准穴位、疏通经络,提升流通效率才能更好释放经济活力。

    中国规划网北京电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当人们行走在大城市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往往首先关注到的是如高楼般林立的、高高在上的房价。但是当你低头走进超市和商场,或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大城市里很多日用品的价格反而比小城镇便宜。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大城市的物资流通便捷。而这些大城市往往扮演着流通节点城市的角色,努力提升流通节点城市的功能,不仅能为本市的居民提供方便,还将提升其它城市和农村乡镇的物资运送效率。就象人体的穴位,点准之后对全身经络疏通至关重要。

    为了给物资流通舒筋活血,商务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2015-2020年全国流通节点城市布局规划》,目的是加快构建全国骨干流通网络,提升流通节点城市功能,更好发挥流通产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释放经济活力。

    这个《规划》确定2015-2020年“3纵5横”的全国骨干流通大通道体系,明确划分国家级、区域级和地区级流通节点城市,并提出完善流通大通道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流通设施、提升流通节点城市信息化水平等九项重点任务。规划提出的目的就是点准城市穴位、疏通物流经络,提升流通产业的效率,从而释放经济活力。我国有着世界上最长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但有了这些硬件不等于有了一个完善的流通系统。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 知名财经专栏作家叶檀说,《规划》的出台是对流通产业做出全面的顶层设计。

    叶檀:这次十部门联合印发,说明这是一个国家战略,因为它的部门比较多而且规划比较全,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出台,所以要构建一个全国骨干流通的网络,提高城市节点的功能。现在全国的骨干大通道、中国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已经有了,现在提出要建立大通道的基础设施,也就是说有了高速公路包括铁路、轨道交通,要建立一个基于这些基础设施领域上的物流设施,还要建立公益性的流通设施,包括农业这些通道,也即未来收费会降低。物流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时,有一个商贸物流园区,在这些城市的仓储中心,物联网包括智能化设备标准都会逐渐统一。因此,它是一个国家的顶层设计。

    叶檀分析,我国物流业的主要问题是成本高,标准不统一等弊病阻碍物流业的发展。规划提出的强化流通领域标准实施和推广将会补上物流业的短板。

    叶檀:物流对经济的作用非常大,我们国家的物流其实是短板,并不是我们国家物流不快,从电商物流配送这方面来说,我们国家比很多发达国家要快,而是成本过高。比如在物流过程中,一路的买路费、油费这块成本就很高,经常会发生最后一公里物价大幅上涨的现象,包括要进入最终的消费环节,就会出现一系列成本提高的问题。另一方面,标准也不够统一,从物流方面来看,虽然现在很多资金、技术在涌入物流,股票市场给物流企业的估值也很高,但是物流存在很多问题。此外,在仓储领域里,各种机器人,各种型号、各种仓储的规格都不统一,这就导致每一个仓储中心有可能不衔接。因此,我国的物流并不是人不勤劳、速度不快,而是标准性的、制度性的,是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

    加快构建全国骨干流通网络,努力提升流通节点城市功能,将如何提振我国流通产业水平?《规划》明确划分国家级、区域级和地区级流通节点城市,并提出提升流通节点城市信息化水平、完善城市共同配送网络,城市在物资流通中有怎样的重要作用?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消费与流通研究所主任张育林就此作出了评论。

    张育林指出城市是一个集聚中心,它是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的集聚中心,也是一个交流、流通的中心。城市在以后的长远发展过程中,还应该是我们的各种资源、信息、产业、消费等的中心。所以这一次流通节点城市的规划,提出了城市五大功能,这些就是对城市功能比较完整的一种解释。

    规划提出完善流通大通道基础设施、发展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公益性流通设施等重点任务。

    这对振兴流通产业有怎样的意义,张育林表示,这个任务比较好的是将我们当前和以后一段时期内重点的任务已经涵盖。如果跟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流通现在主要的问题在于,一是它的功能和作用要进一步强化。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国务院文件已经提到了流通的定位是它的基础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但这个作用到目前为止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所以这个节点城市规划以后要从城市和流通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上进行发挥。另外,流通的效益问题,信息化的水平、流通基础设施的完善,都是来自于流通的效益和效率问题。

    至于文件上提到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怎么理解基础性和先导性。张育林认为,基础性和先导性对我们流通的功能和作用有一个定位,基础性就是因为流通关系到我们国计民生每一个产业、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我们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先导性是体现在流通,流通现在已经包含了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技术方面以及一些信息化的东西,它在我们整个经济、产业系列里发挥着一种引领和先导性的作用。流通的功能从消费大生产环节来讲,它处于中间环节,现在是市场和消费决定生产,所以流通的作用应该倒置过来,需求决定生产,流通在这里面应该发挥作用在消费的末端,即接近需求,它能够组织消费信息反馈给生产。
    中国规划网 国际新闻联盟中国城市频道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