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自治区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宁夏回族自治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自治区人大法工委副主任朱赟表示,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实施、管理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道路。 银川大都市区是主中心 记者了解到,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是按照把宁夏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建设的理念,构建全域宁夏规划,对自治区城乡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事项作出的空间布局和战略部署,它是指导我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宏观性、战略性规划。也就是说,这个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是宁夏规划城市发展建设中的最顶层规划。 朱赟介绍,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只有天津和宁夏编制了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并制定了相关条例,包括天津在内的其他地方均是以城市或者区域经济带为范围编制空间规划,在全省区范围内编制和实施空间规划的,宁夏还是第一个。 自治区空间发展的总体定位是建设中阿国际合作桥头堡、国家重要的现代能源化工基地,先进技术和产业承接转移基地、西部新型城镇化和生态宜居示范区。实施“一主三副、核心带动,两轴两带、统筹城乡,山河为脉、保护生态”的总体战略。其中,大银川都市区(银川市、吴忠市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是主中心。 协调解决“多规合一”问题 《条例》第三条、第四条明确规定: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是自治区发展的基础性、宏观性、战略性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应当以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这也规定了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法定地位问题。 《条例》同时规定: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各类规划的联席审查机制,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的相互协调、相互衔接,多规融合。将以此来协调解决“多规合一”出现的问题。 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李卫东告诉记者,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与“多规合一”在总体思路上是一致的,但也不尽相同。相对于“多规合一”,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将更加长远并可持续。 城市将各具特色 将宁夏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建设,是否就意味着各市原本提出的城市发展理念就此发生变化呢?朱赟表示并非如此,而是通过编制和实施规划设计导则,加强对建筑、景观、空间廊道的规划管理,彰显城市特色,避免千城一面,体现地域和文化特色。 《条例》指出,在增强空间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方面,会建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跨区域协调合作机制。朱赟介绍,将加强产业、交通、能源等方面的跨区域协调合作,推进一体化。李卫东告诉记者,在编制层面,首先要实现包括公共服务资源在内的一系列资源共享。在实施层面上,包括河湖水泽在内的大型公共设施的服务覆盖范围将考虑更加广泛,各城市间共享共建包括公共交通、体育设施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 违反规划最严将追究刑责 《条例》第八条规定:组织设区的市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编制规划方案及组织专家进行科学论证,向社会公示、公开征求意见及对专家和公众意见进行研究,并采取适当方式予以反馈说明。李卫东表示,规划的编制和修改主要体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特点。 为了保证条例的贯彻执行,对擅自改变空间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的、审批机关违反空间规划批准建设项目的或者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渎职行为的,《条例》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追究县级以上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直至开除公职,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总体战略—— 一主三副、核心带动 以大银川都市区(银川市、吴忠市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为主中心,以石嘴山、固原、中卫为副中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构建强大的区域空间组织核心,增强服务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宁夏的区域功能和国际化水平。 两轴两带统筹城乡 以“沿黄城市带”、“清水河城镇产业带”和“太中银发展轴”、“银宁盐发展轴”为纽带,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城市群。 山河为脉保护生态 依托山水沙林生态环境资源,建设生态走廊和生态保护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连通区域屏带,建设生态网络,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实现宁夏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张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