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启动的这轮牛市来势凶猛、高潮迭起,令市场各方始料不及。年末不少机构曾预言2015年上证指数达到3000点,谁知语音未落,就在2014年的最后两月被一举突破了。可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显然3000点已成为2015年的起点。面对牛气冲天的股市,进入2015年该如何去预估呢?因为股市受太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决定了股市的不可预测性,所以此文仅作一种姑妄推想供读者朋友姑妄参考。
2015年上证指数的走势从周K线分析,5周、8周、13周、21周及55周均线全呈现多头排列。月K线更是如此,8根月阳线强劲向上,其形态与2005年12月开始的前一轮牛市十分相似。如果说2005年的牛市启动曾在探底998点后经历半年多的底部构筑期,那么2014年6月启动的本轮牛市更是经历了13个月的底部构筑期。那么2005的牛市是在四年熊市磨砺之后产生的,而本轮牛市是在七年熊市磨砺后生成的。 可见无论是熊市的磨砺还是底部的构筑期,2014年6月启动的这轮牛市更具底蕴、更具爆发力、更具正能量。因此,从大势形态发展看,将可能在震荡中首先直接向2009年8月时的3478点挑战,在经历盘整蓄势后有望再次挑战新高,并以每500点作为一个标的。而4000点与5000点将是全年最重要的目标位。如果从月K线的旗形分析计算,那么2008年10月的1664点至2009年8月的3478点,旗杆长为1814点。如果从2014年5月1991点计算,则应升至3805点。然而当大势形成一种趋势时,一般具有十分强劲的动力,所以如果2015年不出现重大影响因素,那么持续性的慢牛行情还会继续,而且2015年有望与2006年一样走出一条比前一年更长的年阳线。 2015年决定股市强弱最为基本的因素是供求关系的平衡,如果股市快牛必然引发供给力度加大,而注册制的进度加快又为新股发行打开了更方便的通道,融资与再融资的压力也会随着市场走牛而快速增加,同时大小非的解禁及股东的减持套现也会随股价上升而增加供给,所以能否控制市场的供求平衡是保持股市健康稳定的关键。当然股市走牛,一般而言资金的增量必然会不断增加,2015年无疑是沪深股市从七年熊市期的存量博弈转变为增量投资的拐点,且这种增量大有滚雪球般气势。这是因为央行为稳定经济所需的定向宽松政策使降息、降准成为可能触及的预期。而无风险产品的收益下降,必将迫使资金向高收益方向移动。于是银行的储蓄资金、银行信托的理财产品,乃至社保、保险、养老基金、企业年金等必然会加大对证券资产的配置。同时沪港通的开启又为外资进入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作为本轮牛市最具特色的杠杆资金又会加大股市走牛的杠杆效应。显然就2015年我国的经济环境而言,由于房地产市场的高收益时代已告一段落,黄金投资又处于下降通道之中,书画、古董、邮市等非大众所能参与,而创办企业又处艰难困苦之中,所以投资资金的出路便自觉不自觉地流向依然处于从低谷刚刚启动牛步的股市。 2015年股市的经济大背景显然依然在促转型、调结构、稳增长之中,国民经济增速比之2014年可能还略有下降,但仍属可控范围。国际石油的低价无疑有利于中国经济的企稳,所以国企改革将成为原动力。2015年国企改革将破题,一场由上海为典型的自贸区推进和国资国企改革将在全国推开。同时新兴战略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新的物流和移动互联网将成为改革的重要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数据时代必将为现代中国开启全新的网络天地,军工的证券化将越益显得重要而迫切。因此国企改革题材与军工题材始终是2015年中国股市的主流热点。 2015年的股市还将演绎‘满仓踏空’、‘满仓套牢’或‘满仓获益’的悲喜剧,因为大资金杠杆操作及互联网使资金流动性加速。2014年年尾的行情更是这种悲喜剧的典型,沪深股市2681家公司中20%上涨、10%平盘、70%下跌。在银行、券商及中石化、中石油等仅43家个股占沪深总市值47.11%的推动下,指数上升了,而市值缩水了,30%上涨的个股踩着70%下跌个股上升使人们产生一种出货的嫌疑。所以在这种指数走牛、个股不牛的现象中,是否应该多一份警惕、多一份风险意识,这牛市的真假,这二八分化的股价演绎,还需由时间来检验。 2015年除了国内经济存在不确定性外,更重要的风险来自于俄罗斯国际石油的低价波动,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近期卢布大幅贬值,俄央行大幅升息,并动用外汇储备稳定货币,这必将影响中国及全球。 总之2015年牛市还将延续,但风险也在积累,虚实互动、祝福相依。因此羊年可能并不温顺,在洋洋得意中谨防羊入虎口。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