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治病什么时候都不晚,只要觉悟。 当今社会人们关注的常常是房价的问题,百姓买房考虑什么时候抄底、房价会不会涨。政府关心房价的稳定、市场的稳定、本届政府不被问责。大家考虑的眼前利益超过长远利益。改造,无论城市级别大小、市政资源承受度如何,均要建高楼大厦,搞城市地标。水泥森林不断涌现,各城市几乎都一样。更让人揪心的是有的城市一下大雨就出现城市道路变汪洋,一上下班时间道路变成停车场。有的不惜填江、河、湖、海与湿地,上下齐努力造城,使鬼楼、鬼城不断涌现。 套用一句时髦的套话,我们的智慧去哪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古国,不但文化灿烂而久远,城市建设也很辉煌,这在中国古城、古都都是可见的。国外城市规划的市政管网系统、道路交通系统、城市组团、单栋建筑、外立面、节能环保、停车、消防、抗震、防洪,细节到园林绿化,内部布局与装修、设备等,很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可学回来后几乎没有用多少,说起来原因一大堆,国情特色、经济实力不济、国人消费水平等等。试想时光再过几十年,留给子孙的城市,无特色与品质,千城一面,水泥森林拥堵不堪,不能自由呼吸,如何让后代敬仰先辈?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国? 老子的《道德经》中“道法自然”“重积德者,长生久视”。城市建设中人定胜天的思想必须扭转,要“道法自然”尊重地方的地形地貌、自然的风向、风土人情、地质的特点,不搞一刀切,不搞城市间比拼“高、大、上”。要规范我们的德行,不为眼前的利益耗尽子孙的福祉,考虑长远,考虑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改变的不仅仅是追求高GDP政绩观,更应考虑的是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人性、尊重规则与程序、科学与技术,避免盲目大干快上。企业考虑也应长远,重视品牌、双赢思维、老实做人、认真做项目,不要投机取巧,什么成本都砍一刀,最后一定砍到自己的脚上甚至头上。大道至简,治病什么时候都不晚,只要觉悟。城市发展的建设病,主导者治理有道,依法治城,把握城市健康发展方向;企业重德,开发的产品坚持以人为本,良心筑造。政府与企业共努力,共提高,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宜居之城,幸福之城。 国际新闻联盟中国城市频道 中国规划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