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蝶变的天府新区 重焕新颜的“北改”区域 自然和生态绘就的“美丽成都” 缓堵保畅的“新生”二环 打造关住权力的“制度之笼” 走有成都特色的依法治市之路 时间总是以我们无法追赶的速度前行。又到一年年底。2014,这个被称为“改革元年”的年份即将翻过旧篇章,开启新的序幕。如果说,要为这一年打个总结,放眼当下成都,能被述说的岂止二三事。 破茧蝶变的天府新区—当下最火热的区域,非这里莫属。城市中轴线天府大道年底将建成;兴隆湖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湖区已经蓄水;锦江生态带综合整治工程预计明年6月竣工;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2016年将成为西博会永久会址……这里喜讯频传。 重焕新颜的“北改”区域—十余年改不动的曹家巷,在去年的7月16日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这一天,曹家巷棚户区居民实现100%签约,14000余位居民共同的“安居梦”终于起航。如今,已搬进80多平方米新居的杨阿姨说,家里经常聚会三朋四友,比起以前狭小冷清的家,现在热闹多了。 自然和生态绘就的“美丽成都”—白鹭齐飞花海、游人徜徉湖畔……这样的画面近年来时常出现在成都市民的眼中,也许是某一个公园里,也许是一条小河边。成都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几年收效明显。如今,已经建成的白鹭湾生态湿地、锦城湖、锦江滨河公园一期,都成为点缀成都的“明珠”,与其他正在建设中的湖泊、湿地一起构成了“蓉城之肾”。 缓堵保畅的“新生”二环—全长28.3公里、全程无红绿灯、最高时速80公里,从2013年5月底投入使用至今,二环高架已经成为成都人最爱选择的一条出行之路。依据调查及推算,今年,二环路每日载客总量达到99万人次,二环路快速公交客运量约为每日27万人次。 打造关住权力的“制度之笼”—出台《市委关于进一步转变作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的意见》,制发《关于建立健全作风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认真贯彻“三严三实”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通过建章立制,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也以此确立了成都“深化改革、制度先行”的理念。 走有成都特色的依法治市之路—用半年时间,建立起了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聘请政府法律顾问、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评选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制度。率先在全国出台《成都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率先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率先实行“一窗式”并联审批模式,在媒体开通《成都面对面·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市级部门一把手轮流值线,让公权力接受群众的监督。 …… 可被评说的还有很多。这些是成都实践,是创新、是典型,也仅是一小部分。 可就是这些实实在在的部分,让成都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趋势明显的大环境下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不仅经济稳中有升,更连续获得了“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具文化软实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奖”等诸多国内国际殊荣。 也正是这些成都实践,成就了这座城市里百姓津津乐道的舒心生活,成为可被载入史册的城市故事。 精彩的眼下,绝不是365天可为,而是厚积薄发之效。 这一“发”始于2011年12月17日。 那时的成都,站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岁末。建设怎样的成都?怎样建设成都?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至此,领航者意识到,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节点,必须作出新的、准确的判断。因为机遇稍纵即逝,挑战复杂艰巨。 这一天是中共成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的召开日。在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这个“领航者”集中精力观大势、谋大事,在更高、更广的战略层面上确立了成都未来的发展方向—“打造具有全球比较优势、全国速度优势、西部高端优势的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这是它作为城市航标,首次被明确提出。 这一战略定位的提出,是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高瞻远瞩的目光所及,也是全市人民期盼已久的共同愿景所在。 12月,成都寒意甚浓,但暖流却滑过心窝,沸腾了整个血液。因为透过这扇“窗”,我们看到未来的成都。 从那时起,朝着历史新方向、新征程,全市上下以“五大兴市战略”为引领,开始了“交通先行”“产业升级”“立城优城”“统筹城乡”“全域开放”的建设之旅。 数年来,成都坚韧而智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项基础工作齐头并进,各类改革悄然涌动。 二环高架贯通全城、地铁路网加速编织、免费巴士快捷便利,在“交通先行”战略下,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已发展成为中国第四大机场,成都也成了开通国际航线最多的中西部城市,共开通157条国内航线和74条国际航线,连接108个国内城市和65个国际城市。对内,一个城乡一体、高效衔接、便捷畅通的市域交通体系也已呈现面前。 在“产业升级”战略指导下,全市深入推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着力培育了三产联动、创新驱动、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新体系。而近日,随着天府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将不再停留于梦想。 “北改第一街”幸福里商业开街、“北改第一签”安置小区完工,“北改第一单”富森美家居自主改造工程一期提前封顶……在“立城优城”战略下,以优化中心城区为代表的老城,成都启动了“北改”工程,打造“宜人城市”。近年来,陆续竣工并投入使用的 “已改”项目让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初尝了“北改”福利。 “统筹城乡”战略下,全市大力推进城乡制度、城乡建设、城乡产业、城乡公共服务以及城乡社会治理“五个统筹”,加快构建和谐相融、协调发展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通过努力,近年来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初步构建起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今年4月,成都与爱尔兰芬戈郡缔结为国际友城;5月,成都再与匈牙利佩奇市签署友好合作关系备忘录。11月,新西兰驻成都总领事馆开馆、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馆开馆,至此,成都正式获批设立的外国驻成都领事机构数量刷新至12家,成为中国内陆城市中继上海、广州之后领馆最多的城市。是的,以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的召开为标志,“全域开放”的成都正热情欢迎各方朋友。
与此同时,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制度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正为我市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持续释放制度红利。党风廉政建设取得突出进展,通过着力推进“廉洁成都”建设,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驰而不息正风肃纪,使作风建设落地生根成为新常态。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城乡居民幸福感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不断提升。依法治市成绩斐然,围绕“治蓉兴蓉,重在法治”这一目标,“立良法”“施善治”“建公序”“树信仰”四大重点工作进行得有声有色,民主法治建设也已走出了一条成都特色之路。本报记者 裴睿 摄影 王熙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