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0月,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在张家港市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张家港“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先进经验从此响彻全国,被《人民日报》誉为“伟大理论的成功实践”。时隔20年,中央文明办又将在这里召开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现场会。 张家港的创新实践,是江苏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指示,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江苏在推进“两个率先”、谱写中国梦江苏篇章的新征程中,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精神文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与物质文明一起加以推进。正如省委书记罗志军所言,江苏要实现“两个率先”,不仅要有经济的硬实力,也要有文化的软实力。如果江苏人物质富裕了,精神却贫乏了,道德滑坡了,那不是我们所追求的“两个率先”。 近年来,江苏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细落小落实,推动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精神支柱和思想道德基础,特别是抓住文明城市创建这个根本,着力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人的现代化,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响亮品牌。城市,正在成为江苏人向上向善的幸福家园。 让思想道德之光 照亮城市的每个角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对文明有序生活环境的诉求也越来越高。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既顺应了群众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期待,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任务。 下转3版 江苏抓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公民价值准则,广泛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 全省各地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江苏的探索实践,组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员干部读本)》、《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等,组织编撰理想信念党员干部教育读本,制作播出《时代问答—中国心·中国梦》,召开全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交流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现场推进会,引导全省上下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打牢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群星璀璨。江苏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辈出。全省涌现了吴仁宝、张云泉、邓建军、常德盛、陈燕萍、张雅琴、赵亚夫、开山岛夫妻哨王继才和王仕花、连云港市“雷锋车”组等重大典型。目前,江苏有2人当选全国“时代楷模”,10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32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696人(组)入选“中国好人榜”;184人荣获江苏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称号,740人(组)入选“江苏好人榜”。 一个人的正能量只能温暖一个角落,若干人的正能量就像一个小太阳。9月25日下午,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举办的省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走进盱眙,当12位好人带着他们的精彩人生走上讲堂,道德的力量和人性的温暖感染了每个人。江苏已经举办11场这样的交流活动,美德如涓涓细流滋润全省每个角落。此外,还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基层巡讲和网上宣讲”、“文化志愿者说唱先进典型”等活动,在省主要媒体常年开设“德行天下”、“道德模范故事会”等栏目节目,引导更多的人学做好人、争做好人。镇江组织开展“立德行善”群众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在全市226个镇、村和社区,173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及门户网站普遍建立“善行义举榜”,先后上榜宣传各类身边好人3826人次。常州“道德讲堂”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南京“陶老师工作站”成为全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家在苏州 德善之城”、“徐州好人园”、“盐城好人一条街”、“南京好人微博群”、“大爱镇江”、“扬州好人”等具有时代特点、地方特色的实践载体,使公民道德建设更加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省里专门成立美德基金会,并在13个市设立分会,在重要节日对道德建设先进人物进行集中慰问,形成了“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 道德的养成要从孩子抓起。10月以来的每天17:30,《加油吧!三二班》动画连续剧在江苏优漫卡通卫视播出。这部剧完全以孩子的视角创作,主角是三二班的全体师生,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与“八礼四仪”养成教育融合在一起。江苏是在全国率先开展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省份,选择893所学校作为重点进行深入探索。推行一个学期已初见成效。中国礼仪联盟主席范智说,礼仪教育,表面是学礼,根子是学做人。不会做人,教育失误,才会出现社会道德水准滑坡。礼仪教育江苏走得比较快,我仿佛看见文明的曙光在江苏出现。 让文明风尚 成为城市的靓丽名片 唯利是图、假货泛滥,一度冲击全社会的道德底线。在江苏,“十大诚信标兵”“百名诚信之星”已经评选了两届,“诚信”被赋予了足够的荣誉,引导着社会价值风尚。 江苏早就意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也需与之同步,人的现代化必须发力。 省文明委刚刚出台《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基本建成。江苏在全国率先以省市两级共同打造社会法人、自然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统一的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截至今年上半年,省社会法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已归集全省169.28万家企业、385.7万家个体工商户、4813家民办非企业和社团组织1.31亿条信用信息;省自然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年内建成;省辖市和县级试点地区大部分已基本建成信用基础数据库,开始逐步应用。 江苏正在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制度,把恪守诚信者列入“红名单”,把失信违法者列入“黑名单”,分别给予奖励和惩戒。无锡市每季度公布诚信“红黑榜”名单,首批榜单中,152家诚信企业将在行政许可审批、安排和优先拨付有关财政专项资金、评优评先时享受重点支持和优先办理,25家失信企业将受到联动惩戒。南通打造的星湖101诚信示范街区,要求所有入驻的餐饮企业实行集体承诺、统一管理,并建设“透明厨房”,接受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监督。 经过青奥会的洗礼,志愿精神将南京这座博爱之城装点得更为文明美好。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青奥会志愿者回信中殷切期望的那样,超过100万名志愿者参与城市志愿服务,用青春的激情打造“中国名片”,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得到奥委会主席巴赫的盛赞。2013年“中国好人”尚晓云说,青奥会虽然已经结束,但南京青奥志愿精神将无限传承。 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曹劲松介绍,目前南京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已经达到15.75%,远远超过中央文明办所要求的8%。去年,我省在修订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时,特意增设“注册志愿者占城镇人口比例”这一指标,到2020年全省注册志愿者占城镇常住人口比例要达15%,志愿者总人数要达800万人。据省文明办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省注册志愿者已达637.5万人。全省先后涌现出南通“江海志愿者”、连云港市“雷锋车”组等一批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先后有18人入选全国优秀志愿者,入选人数居全国第一。 眼下,“邻里守望”正在成为一块“接地气”的志愿服务品牌。扬州全市城区152个社区基本建立了需要帮助的空巢老人、残疾人家庭、农民工、未成年人结对志愿者的基本台账。镇江市10万中小学生志愿者以“小橘灯社会实践营”的形式,实践着志愿服务理念。 此外,江苏还在全省广泛开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刊播“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苏州市制定实施《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行动计划》和《公共文明建设规划》,成立“公共文明研究所”,切实推动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徐州通过举办“文明礼仪”大赛、手绘画大赛等,开设“礼仪知识”讲座、辅导课、文明礼仪风采展示等方式,普及礼仪知识,着力打造“礼仪徐州、文明徐州”。 让人民群众 共享文明创建成果 文明城市创建的目的是什么?江苏的答案是为民、利民和育民。各地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信号,从群众最关切的环境卫生、公共秩序、城市管理等入手,着力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张家港市杨舍镇城东街道梁丰社区,是一个有20多年历史的老社区。在这里,17座精致的小木屋错落其间。这些百姓书画室、舞蹈排练房、亲子活动馆等,传递出文明、亲切、和谐的生活氛围。 “小木屋”的创举,凝聚的是张家港文明城市创建始终坚持造福百姓、惠民利民的理念。2012年,张家港在江苏省率先实行新市民积分管理,60余万新市民按照评分标准,达到一定积分,可获取入户、子女入公办学校和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同城待遇。目前,已有1126位新市民入户张家港,2.2万名新市民子女加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46万名新市民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 美国学者罗伯特·帕克说过,“城市应当是一个爱的容器,而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是关怀人和陶冶人。”这样的理念正在成为江苏文明城市创建的共识。抓住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评选的契机,各地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解决不文明顽症,真正让老百姓得益受惠。
文明创建,百姓说了算。本届文明城市测评不再组织调查队员入户调查,采取看、听、问的随机街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提高群众评价的权重。常州市领导不定期组织开展暗访督查,市民巡访督查。40人的市民文明巡访团按照每日一查访、每周一专题,每月一反馈、每季一考核的工作节奏、共出动1463人次,发现问题986处,提出整改建议421条,促进解决了大量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