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金科产”融合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时间:2014-08-29 09:46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为之
广东金融高新区是佛山建设创新型城市,实现金融科技产业相融合的一个重要载体。
广东金融高新区是佛山建设创新型城市,实现金融科技产业相融合的一个重要载体。

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民间金融街等一批平台的建立,是佛山在金科产融合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体现。
广东股权交易中心、民间金融街等一批平台的建立,是佛山在金科产融合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体现。

  8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将大大加快我国科技创新步伐。
  而在佛山,已经有越来越多科技型企业感受到了来自政府和金融体系的积极支持。“对比其他城市的融资难,佛山的科技金融政策,让我们感受到了非常好的创业环境。”广东希荻微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唐娅最近正忙于加快公司项目的推进。上个月,希荻微电子拿到银行的500万元授信,成为佛山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的众多受益者之一。
  2013年以来,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庞大工程中,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被视为佛山提升城市发展核心驱动力。从财政科技资金使用管理的创新,到建设金融科技产业融合示范区,从组建佛山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到推进科技保险试点……一个最大限度拉动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激发产业活力的良性循环,正在佛山稳步形成。
  打响创新型城市的
  “造血”之战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没有金融的支持,制造业难以实现跨越发展。所以我们一定咬定青山不放松,就是发展产业金融,所做的工作都围绕制造业展开,不会去搞其他东西。”时间重回的2013年初,在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刘悦伦在接受国内多家媒体时,作出了如上阐述。
  时隔一年多之后,回顾刘悦伦的论述,人们可以发现这正是佛山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过程中的一条主线。在创新驱动的战略下,佛山产业金融的独特之处,是金融、科技、产业的“三融合”。
  但即便对于实体制造业基础丰厚、民间金融资本体量巨大的佛山而言,这也并非易事。金融界人士介绍,上世纪80、90年代,佛山的金融环境一度非常活跃,从佛山密集的银行网点可窥得一二。
  然而由于产业结构原因,此后佛山金融资本一度对重资产的传统制造业更加青睐。而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佛山民间资本投向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的活跃程度出现变化,反而有大批制造业企业转向房地产。同时,不少企业在科技融资方面,遭遇困难。
  事实上,佛山此前面临的问题,也普遍出现在全国范围内。正因如此,在佛山出台的建设创新型城市规划中,财政经费“5年内投入100亿元”的决策非常引人瞩目,然而在实践中更加具有挑战性的是这一条款的下半句,“撬动全社会超过1000亿的创新投入。
  在“三融合”背后,涉及政府财政、银行业、风投等民间资本、创新创业团队、传统制造业企业等众多利益方。在有限的财政资金支撑下,佛山政府势必需要打破旧有的科技融资模式,才能打赢这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造血”之战。
  而首当其冲面临变化的,仍然是政府层面的顶层设计,特别是起引导性作用的每年20亿元财政经费如何更好管理,尤为重要。2013年,佛山市开始对财政科技资金使用管理进行创新。到今年初,佛山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以及关于加强和改进财政科技资金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相继出台。
  “通过改革,我们的科技经费从过去“撒芝麻”式单个项目的分散支持,正逐步向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开展重大项目攻关的集聚使用转变,让有限财政科技资金的辐射面更广、带动效应更强,体现财政科技经费公共性特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佛山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
  而在民间资本市场层面,佛山也发生了急剧变化。2013年7月,佛山金融街挂牌成立。不久后的10月底,全省第三个区域性股权交易平台的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正式开业。11月,中国集成金融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香港主板上市的民营金控集团。
  而佛山市同时也在构建常态化的新型国有资本投资模式。去年12月,经佛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前身为佛山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佛山市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总资产50多亿元,将成为佛山市整合市属金融产业及推行金融、科技、产业三融合的平台。
  “地方经济发展,最为持久的内生动力是科技创新,尤其在全球性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佛山以政府基金为杠杆,撬动社会资金注入科技产业,将为佛山在下一轮的竞争中蓄力。”佛山金控常务副总经理杨卫星介绍,作为政府基金的管理方,金控将持续地推动金融、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高新区与金融区的共振双赢
  七月中旬,位于广东金融高新区的股权交易中心迎来了第19家挂牌企业,融资额达4.5亿元。123名投资者正在各自估算这些企业的价值,等待最佳出手时机。而在7月底,又有广东石湾酒厂集团有限公司、佛山市万达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在广东股交中心挂牌。
  目前,佛山正在逐步完善股权交易中心功能,扩大股权融资规模,探索开展定向融资、私募债、小额贷等新型融资模式。而就整个广东金融高新区而言,佛山人赋予它的最大使命,莫过于与佛山高新区之间的“金科产共振”:金融资本全面支持科技与制造业发展,科技与制造业成为金融资本的“立身之本”。
  这一切早有先兆。在佛山高新区核心区移师南海狮山的2012年,佛山高新区举行了珠三角国际科技园启动暨科技金融结合创新推进大会。在这场大会上,相关负责人已经提出,佛山高新区将加大与广东金融高新区的互动发展,引导和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及创业投资等各类资本创新金融产品,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有效助推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
  “佛山高新区新兴产业的发展,譬如生物医药等行业,前期投入相当大,政府可以通过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为佛山制造业的腾飞注入另一股巨大的动力。”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说。
  这种设想此后逐步变成现实。以广东省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基础,佛山正在吸收、整合、集聚各种优势要素。其中,坐拥广东金融高新区的南海区,去年以来大力引导镇街成立产业基金扶持新兴产业发展。
  今年初,总额为2亿元的南海丹灶力合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已经开始募集资金,将重点投资节能环保和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6月,狮山镇与安信德摩牙科投资基金签署合作协议,设立国内首只专业牙科投资基金。借力省地两级资源,狮山计划建设省内首个口腔医疗装备产业基地。
  不仅如此,围绕高新区与金融区的合作共赢,南海还举办了广东省金融·科技·产业创新融合中期洽谈会、科技金融俱乐部系列活动等金融与科技对接交流活。在推动“金科产”融合的背后,是佛山各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从禅城到南海、顺德,一座座新的产业载体拔地而起。
  在这一系列举措背后,佛山取得的更大进展是,今年初正式获省政府批准建设的全省首个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落在南海。以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佛山将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先行先试,
  面对全新的创新形势,南海计划组建一支30亿元的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基金,建设“佛山科技街”、“佛山民间金融街”、“佛山文旅街”三个创新特区,整合金融和科技优势要素。“这将促进科技投融资、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环境不断完善,使科技和金融成为产业发展的内生驱动力,重构产业生态环境,扎实推动金科产融合。”佛山市副市长刘炜表示。
  而在今年5月,副省长陈云贤赴佛山市南海区开展调研活动时,认真听取了佛山市以及南海区关于推进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工作情况的汇报,并予以充分肯定。他鼓励南海,要运用好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佛山民间金融街等金融服务平台,继续大胆探索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金融资源配置扩至全省
  “这次得到授信,对我们帮助很大。”现在,广东希荻微电子有限公司代表唐娅最近正忙于加快公司项目的推进。上个月,希荻微电子拿到银行的500万元授信,成为佛山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的最新受益者。
  希荻微电子的主要团队来自于美国硅谷,其领军人为硅谷某半导体企业的资深总监,该公司主营模拟集成电路的研发、设计。与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一样,在蛰伏积累科技成果走向产业化的过程中,希荻微电子遭遇到了资金瓶颈。
  由于还处于创业期,这个全新的团队没有实体资产,也没有漂亮的财务数据,在银行眼中该公司最值钱的是手上握着的7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年末才能拿到的3项专利技术。
  虽然远期这家企业可能会为佛山芯片领域带来巨大的突破,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在企业还未成长起来之前,由于缺乏对专利技术的评估体系,这类企业一般情况下都很难通过银行的风控,银行不敢突破原有框架,冒险给出授信。
  然而,佛山的扶持,让这家企业顺利成长起来。作为南海区引进的“蓝海人才计划创业人才团队”和佛山市首批扶持的创新创业团队之一,该公司此前已陆续获得来自政府的500多万元政策扶持资金,这成为该公司的前期主要资金
    国际新闻联盟中国城市频道 中国规划网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