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原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免职。广东一知名城市规划师在微博上批评“出事官员”不懂常识,规划“疯狂又狂妄”,山顶挖湖,山地修建百米大道。“规划规划,纸上画画。”专家“炮轰”官员的背后,凸显出近年来城市规划的种种乱象。(7月2日 新华网) 当今社会发展奇快,常常一个转眼,高楼又修起了,轨道又建好了。作为平民百姓,我们对规划领域的“高精尖”知识不甚了解,但却总有一些“奇思妙想”,让平凡如斯的我们,也忍不住拍砖吐槽,比如“世界生态宝库”湖北神龙架要建机场,日军侵华遗址“万人坑”上要建商业楼盘……纵然这些项目都可获利颇丰,但比起利益,我们的生态环境呢?我们的遗址保护呢? 近日,中山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教授袁奇峰在微博上炮轰“出事官员”不懂规划,“因为广州中新知识城规划的挫折,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说:不要再叫我‘规划之父’了,我在广州遇到了‘规划之神’。出事官员大多不尊重科学,不知道常识,在山顶开挖大湖,在山地建百米大道,疯狂又狂妄。” “疯狂又狂妄”,笔者以为,真是对当今规划乱象的生动评价。 疯狂,是对利益的疯狂。一些领导之所以乐做“规划之神”,就是因为与利益输送关系密切。国家对项目建设有严格的规定,可是,却总有一些官员,妄想通过某些暗箱操作,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什么更改容积率改变土地用途,什么打“擦边球”换个名称来突破……利益驱动,俨然已经让一些地方官员成为不合理甚至违法项目的“保护伞”’。 狂妄,是对权力的狂妄。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原本有常设委员会会议,但由于很多项目专家通不过,便被撤掉了。现在的委员会由市长担任主持人,国土、住建、规划等部门参与其中,而专家也大多很“听话”,很少出现否决案。于是乎,领导成了城市“总规划师”,真懂规划的专业人员反倒成了画图工具,对一些“拍脑袋”的规划,领导美其名曰“讲政治”。 有了利益的驱动,又有了权力的“保驾护航”,于是乎,“一朝天子”一朝规划,“规划之神”层出不穷,让这本是“高大上”的称呼瞬间沦为肤浅、独大的“同义词”。 城市,的确关乎官员的政绩,可是它更关乎民众的日常生活,关乎子孙后代的繁衍生息。科学、民主应成为城市规划的“两只手”,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论证,在决策过程中多方审批,用法律惩戒对利益的追逐,用制度把权力关进笼子。让规划回归正道,让“规划之神”回归正统,我们愿意继续为规划的“高精尖”而深深膜拜。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