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住房信息联网难,谁有了“喘息期”

时间:2014-03-31 07:24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为之

    综合新华社电近期,部分大中城市出现了豪宅、别墅等二手房“抛售”的现象,一些高端项目动辄降价几百万元以吸引买主。与此同时,近日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2020年之前要建立以土地为基础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在国家反腐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二者很容易被联系在一起。

    舆论普遍认为,实现全国住房信息联网,“6年太久,应只争朝夕”;事实上,2010年就开始启动的全国住房信息联网屡屡“难产”,并非只是技术原因,更多在于利益阻碍。

    住建部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我国基本实现全国40个房地产市场重点监测城市与住建部的联网,目前各地正加紧将以前纸质的住房个人信息录入信息系统。

    据了解,尽管有关部门一直在强调建设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但多数业内人士认为,从技术手段来说,住房信息联网并不复杂,将纸质信息录入数据虽然庞大,但也难以成为一拖再拖的理由。江苏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方房产局官员表示,地方出于种种原因的不配合甚至抵制,才是全国住房信息联网系统一再“难产”的主因。

    一些分析人士担心,全国住房信息联网难,有可能给一些官员“喘息期”处理“灰色房产”。

    相关专家认为,全国住房信息联网这项工作越早进行,对我国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都越有利。国家必须在这项“触动利益”的改革中明确各方责任,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建立更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明确进度时间表和问责机制,推动全国住房信息联网早日建成。

    各地现象

    广州:官员别墅降价卖

    广州市番禺区某知名楼盘因环境优美,教育资源和生活配套设施成熟,近期二手房交易市场格外红火。据中原地产的一位业务经理介绍,该小区一共有100多栋别墅,10多年前开盘时,开发商曾以“成本价”“友情价”将这些别墅卖给一些官员“关系户”等。“按当时的发票价,一栋200平方米左右的别墅才30万元至40多万元,均价才2000多元。现在一套别墅最少七八百万元,均价达到4万多元每平米。”该经理表示,即便如此,该小区同等面积的别墅也普遍要比市场价低50万元-100万元左右。

    北京:有中介发“暗示”

    北京北五环外一家地产中介近期挂出“家庭内部过户免费咨询”字样的条幅。一位工作人员称,这是对投机炒房者和某些官员的“暗示”,如果未来征收房产税,或者反腐力度加大,将房产顺利过户到亲戚名下即可“逃过一劫”。海淀区万寿寺路一家中介机构的业务经理透露,“不少交易确实有官员抛房的嫌疑,他们通常要求全款交易,一次结清。有一栋别墅挂出来的价格是3800万元,最近卖主降了200万元,已经有人看上了”。

    苏州:买精装房送全套红木家具

    苏州市吴中区,某中介公司经理张震泉向记者推介一套4室2厅的精装房,附送全套红木家具,他坦言:“这种房子光装修家具就三四十万了,虽然我们不敢确定房主是什么人,但很明显一般老百姓不会这样处理手中的房子。”

    官员心态

   “要做点准备,防止动真格的”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自己前些年投资了多套房产,这轮住房信息公开潮来临,虽然令他感觉到了寒意,但还不至于无路可退。这位官员直言:“这件事对地方而言没有什么利益可言,而且很多地方财政还依靠房地产,很多人手里有来路不清楚的房子,现在要让他们自己做一个系统‘曝光’自己,谈何容易?”

    扬州一名公务员称,身边一些握有多套房产的官员目前很关注国家推进房产联网的消息,“现在看联网是迟早的事,现在算是缓冲期,大家私下说,也要做点准备,防止动真格的。还有些比较谨慎的,买房时就通过用亲属姓名等方法暗渡陈仓了,现在就比较安心。”

    三问联网

    不动产登记倒逼官员“抛房”?

    部分大中城市出现了豪宅、别墅等二手房“抛售”的现象,一些高端项目动辄降价几百万元以吸引买主。

   “可以分析出来,当前出现的‘抛房’情况与不动产登记和住房信息联网的推进以及反腐力度加大有一定关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认为,“一些贪腐官员所畏惧的是,名下房产一经公示,就会引起反腐部门的注意,要求其说明巨额财产来源。”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住房信息联网一方面是城镇化、现代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能让反腐线索“浮出水面”。届时,名下的房产不能像现金一样可以藏匿,让一些官员不得不急于抛售。

    官员抛房能否平抑房价?

    据媒体报道,当前广东省正在逐步推进官员财产公开试点,部分地方已将官员申报对象从处级扩至科级;北京、中央部分部委的处级以上的官员也正在登记房产,包括住房面积、户型、位置等细节。制度“篱笆”的扎紧,让一些拥有多套房产的官员人心惶惶,加快了处理“灰色房产”的步伐。

    任建明认为,“房产与腐败之间的关系很难割裂开,从已经查处的腐败官员看,一个特点是拥有大量灰色房产。”

    一些官员“抛房”也将有利于增加市场的供应。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表示,反腐也是一种调控。

    任建明说,虽然目前“灰色房产”的数目还难以考证,单纯从抑制房价的角度来看,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不动产登记制度间接打击了房产的腐败性需求。

    联网难带来“喘息期”?

    据了解,国务院曾要求在2015年以前,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原则上要实现联网,但在全国很多地方,住房信息联网进展得并不顺利。一些地方从2013年开始,严禁以姓名为条件进行房屋信息查询,社会公众“以人查房”的反腐监督作用受到限制。

    一些分析人士担心,这有可能给一些官员“喘息期”处理“灰色房产”。

    随着国家反腐力度不断加强,一些官员抛售房产的情况在短期内或将持续增加。竹立家说,在出现官员急售房产现象的时候,“向境外转移资产”的相关监测也应该进一步加强。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