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银川首个城市供热规划编制出台

时间:2014-03-07 10:29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马荣

    中国规划网银川3月7日电(记者 马荣)昨日,记者从银川市住房保障局了解到,市政府常务会已于近期通过了历时2年该市第一个(2012~2020年)《银川市城市供热总体规划编制》(以下简称《规划》)。据悉,《规划》计划利用城市集中供热新技术,实现热量长距离输送和余热资源回收利用,形成市区“两横三纵”主干管网和宁东基地“两路”长输管网供热的新格局。

   “此次规划将涉及供热企业合并重组,彻底解决老旧小区供热难题等热点问题。”银川市住房保障局副局长张克凡告诉记者,我市现有供热面积5445万㎡,主要以区域燃煤为主,辅以热电联产及天然气供热方式,集中供热普及率72%。而“拆小并大”终究不是解决我市冬季供暖和改善空气质量的长远之计。

    据介绍,此次《规划》目标是利用城市集中供热新技术,实现热量长距离输送和余热资源回收利用,形成以城市周边或远郊大型燃煤热电联产+市区内电厂余热和工业余热+宁东余热的长距离输送+末端燃气分布式调峰的城市供热发展思路。

   “这是一种余热再利用的思路,抽出宁东火电厂乏汽通过大管道实现与西夏热电厂的‘拉手’连通。”张克凡说,建设市区“两横三纵”主干管网和宁东基地“两路”长输管网(约45公里),所谓两横是指宝湖路与贺兰山路,三纵则是清和街、宁安大街和同心路,将供热管道连通。他说,在传输过程中将建设热中转站保障热的高质量输送,还将保留几个大锅炉用于应急。

    格局形成后,将以多热源联网的大温差城市集中热网供热系统,其他清洁能源为补充,实现全面取缔城区小型燃煤热电厂、小型分散的燃煤锅炉房以及城中村的土小锅炉,建立安全、清洁、高效、低碳和经济的城市供热体系,满足城市规划发展需求。“烟尘排放量预计降低85%,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大力推动美丽银川建设。”张克凡说,该规划实施后,能有效提高银川市中心城区供热、燃气、电力安全保障性,大幅减少燃煤、天然气耗用量和烟尘、SO2、NOx和CO2排放量,全面改善我市空气质量,有效降低供热行业能耗。

    据了解,整个项目供热系统主要工程投资包括首站余热回收系统、管网工程和燃气调峰的热力站工程,计划总投资约85亿元,项目资金计划从国家节能补贴、合同能源管理、BOT模式、供热企业自筹和政府自筹等渠道筹集。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