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院士专家聚沈 建言城市发展

时间:2013-09-29 09:46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封葑

刘大响

 

姜景山

 

郭重庆

 

柳百成

 

  核心提示

  “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正在举行。记者获悉,本届年会吸引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300多名科学家、科技专家、科技与高技术产业的杰出人才出席,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就达35位。本报记者连续两天跟踪本届年会,特别专访四位参会院士,请他们为沈阳城市发展把脉。

  沈阳要紧抓机遇发展通用航空产业

  刘大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发动机专家

  刘院士表示,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头,中国飞机与发动机的摇篮,沈阳应抓住国家航空航天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发挥原有优势,大力发展通用航空产业。

  采访中刘院士提到,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头,沈阳在国防建设等诸多领域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刘院士表示,中国通用航空产业有着广阔发展前景,发展潜力巨大。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沈阳已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路子。在发展航空航天事业方面,沈阳拥有沈飞集团、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六O一所等诸多优秀企业、大学及科研院所,在发展航空业方面有着非常好的基础。辽宁省和沈阳市要抓住这一巨大机遇期,利用原有优势,将各个部门的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加以整合,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继续推进产学研结合,打造沈阳的通用航空“高地”。本报记者杨主格

  沈阳应因地制宜建设“智慧城市”

  姜景山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微波遥感及航天应用工程科学专家

  对于沈阳的城市发展,姜景山院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表示,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发布以来,沈阳是老工业城市中发展得比较好的城市。这次来沈阳参会他感受最大的就是沈阳城市环境的变化,“城市绿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姜院士说,“沈阳正朝着建设‘智慧城市’‘智能城市’‘数字城市’的方向迈进,空间信息技术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色。”沈阳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底子好、基础好,应抓住机遇,结合沈阳的城市特点和特色,引进先进技术,整合优秀资源,并从总体规划和设计入手,建设智慧城市,提升综合竞争力。

  姜景山院士建议,沈阳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解决制约城市发展的难题,提升城市发展的质量,避免盲目和重复建设,并积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最新技术。记者杨主格

  沈阳装备制造业要变革“升级”

  郭重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

  郭院士曾担任世界银行上海机床项目及世行沈阳工业改革项目总设计师,对沈阳工业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他表示:“202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经济活动已由制造为中心,日渐变为以创新与服务为中心,沈阳装备制造业应该跟上这个时代。”

  郭院士表示,服务经济与传统经济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权力正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已经成为世界领袖型企业的信念。越来越多的产品其核心价值已经不是产品本身,而是服务,很多制造商被边缘化。

  面对这一变化,沈阳企业应该将“围墙”打开,抛弃以生产者自我为中心、以产品为中心、以技术为中心的制造文化情绪,要对商业模式进行深度变革。“而中国装备制造业升级,不是靠自己,而是靠开放。”郭院士表示,互联网技术+平台型企业将成为未来制造业企业发展的模式;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制造业进入了“泛制造业时代”。本报记者封葑

  应大力加强企业与高校合作

  柳百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年轻时曾在沈阳实习、工作的柳百成院士,与沈阳企业“缘分”不断,目前仍有很多合作。最为难得的是,他是沈阳黎明院士工作站的特邀院士,与企业合作多年。

  谈到沈阳发展,柳院士的两大建议是:加大科研投入;大力加强企业和高校合作。记者获悉,柳院士与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合作就是校企合作的成功典范,他有许多科研实验是在沈阳完成的,而柳院士团队的许多科研成果,也供企业无偿使用。

  “沈阳机床等企业都是非常有内涵的企业,有功底,而沈阳也有相当的产业规模,应该能为国家做更多贡献,我对沈阳寄予很大希望。”

  柳院士认为,绿色生产、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贯彻“3R原则”:生产过剩减量化、生产出来的产品再利用、生产残渣再循环。所以,沈阳应该从各个方面贯彻“3R原则”。记者封葑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