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18日举行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等六个省区市加快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环保部与六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呼吸保卫战在京津冀大地正式打响。 近年来,经常光顾的雾霾天气成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老百姓心中的一块阴影。环保部发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提出,实施综合治理、强化污染物协同减排,统筹城市交通管理、防治机动车污染,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呼吸保卫战归纳出六大作战任务,又一一将任务分解到每个地区。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工作重点,放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于12日发布时,环保部有关负责人曾表示,这三大区域是治理重点,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则是重中之重。 责任状已签,联合战役号角吹响,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也已纷纷出台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行动计划。 12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以“空气重污染应急减排”等八大减排工程,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据北京市环保局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于建华介绍,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五年计划包含八大污染减排工程、六大实施保障措施、三大全民参与行动。 “近日出台的《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将国家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细化为50条具体落实举措。”河北省环保厅厅长陈国鹰介绍说,“我们明确了工业企业治理、移动源污染防治、落后产能淘汰等八项重点工作。同时出台了《关于加强PM2.5监测防治工作的通知》和《河北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采取‘减煤、降尘、迁企、控车、增绿’等措施,推进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天津市清新空气行动方案》提出“到2017年PM2.5浓度下降25%”,以及控煤、控车、控尘、控制工业污染和新污染控制等10个方面共66项措施,狠抓大气污染防治。 大气污染防治不可能独善其身。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要建立区域协作联动机制,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宁可发展慢一点也要质量好一点,宁可速度低一点也要结构调整得快一点”,正在成为国人的广泛共识。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