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城市与绿色生态相融: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

时间:2013-09-10 13:25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刘强

    初秋时节,涪江岸边绿树成荫,一条镶着黄边的红色小路,散步的的市民感受着一个季节的来临。这条健康绿道水绿相依,彰显绿色生态的城市生活。近年来,绵阳始终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将之融入城市发展各方面,一个具有绵阳特色的绿色生态城市雏形初具。 
    保护母亲河 喝上放心水 
    原来垃圾遍地、臭气熏天的平政河如今悄然变清……2012年,平政河污染严重的状况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经环保部门调研,平政河污染严重,属于劣Ⅴ类水质,已影响到我市饮用水源安全。
    为整治平政河,我市制定了平政河综合治理方案,将之纳入民生工程目标管理。截至目前,已投资1.2亿元,牌坊沟截污管网建设全面完成,美化绿化、生态补水有计划实施。其中,牌坊沟水质较整治前,化学需氧量降低了10倍,氨氮降低了4倍,基本实现了“一年变样”的目标。
    根据平政河治理的经验,全市启动了除三江以外,梓江、潼江、弥江、凯江等多条小流域,以及鲁班水库、沉抗水库等多个湖泊库堰水环境治理工程。为全面排查污染,我市共对全市纳入整治的11条小流域内共431家单位进行了污染排查,详细掌握了污染数量和排放情况。针对各地对小流域内超标排污的工业企业、养殖、屠宰、农家乐、砂场等污染单位,进行集中分类整治,督促进行污染治理,实现达标排放。对难以整治的排污单位严格执法,实施关停并转。截至目前,在全市整治的小流域沿线,共关停排污单位19家,停业整治13家,限时整改84家。
    目前全市小流域治理共计投入资金约4.1亿元,新建成污水管网38.6公里,5座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28.64万吨/天,下半年计划再投入2.4亿元继续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秸秆禁烧 享受空气小清新 
    去年,一张在绵阳上空航拍的图片被网友热传,画面上各地焚烧的秸秆如战场般狼烟四起。今年,这样的画面再也没有了。
    2013年,我市全面启动秸秆禁烧工作,主要领导开展调研,要求将秸秆禁烧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作为一项“整体战役”来打。各级党委政府主动作为,市县相关部门联动合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秸秆禁烧工作成果最直观的反映就是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监测数据显示,今年5月共有效监测31天,优良天数达标率为100%(去年同期空气质量达优率为80.6%),其中空气质量状况为“优”的监测天数为13天(去年同期为0天),占有效监测天数的41.9%。今年5月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日均值监测浓度值较去年同期平均下降53.3%。 
    八大工程 生态城市显雏形 
    漫步大街小巷,城在林中、水在城中、显山露水、人景交融的森林城市风貌在绵阳已然显现。2009年以来,我市围绕打造国家森林城市这张绿色名片,加快实施林业八大工程。仅去年,全市新增造林面积36万亩、新增公共绿地46万平方米。
    近年来,我市投入林业及绿化建设资金达40亿元。目前绵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4%,绿地率34.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
    与此同时,我市着力加强涪江、安昌河、芙蓉溪等主要江、河沿岸生态保护和近自然水岸绿化。全市各类城区堤防可绿化168公里,现已绿化166公里,绿化率99%;绿化宽度2-50米;武引灌区一期工程已建成609公里的渠系行道树及边界树绿化;绿化渠道平台及边坡地6000余亩;宜绿地栽植率达到98%以上,绿化率达到95%以上。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