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成都在省会城市中首批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时间:2013-08-19 08:46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王喆

  深化文明城市建设,事关城市形象、民生改善和发展大局,其路径是共建共享,本质是践行群众路线、建设宜人成都。

  今年是新一轮深化文明城市建设的第二年,回首过去,正是共建共享的理念,让成都城市发展、社会进步的每一个脚步迈得稳健而踏实。从今天起,本报将推出“文明场景二三事”栏目,通过“小场景”向广大读者介绍文明城市知识。相信当一个个文明细节浸润到每个人的生活中时,成都,这座宜人之城也将变得更加美丽动人。

  2008年,成都市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也是首批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的省会城市。当然,成都建设文明城市,并不仅仅是为了拿块牌子,而是为了通过文明城市建设使整个城市的面貌得以改善,整个城市的管理更加完善,市民幸福指数更高,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小场景>>>

  春熙路步行街,一位年轻小伙子狠狠吸了一口手中的烟,随手将烟头丢在了脚下,而离他十余米的距离,便有一个垃圾箱。“小伙子,请不要随地乱扔烟头。”一位身着蓝色“文明志愿者”背心的大姐走上前来制止。“关你什么事!”年轻小伙子瞪了大姐一眼。大姐并没有生气,而是面带微笑,耐心细致地劝导小伙子,向他详细介绍我市深化文明城市建设的工作和内容。几分钟后,小伙子低下了头,默默捡起地上的烟头扔进垃圾箱里。

  文明城市二三事>>>

  (一)文明市民是城市文明的细胞,是深化文明城市建设的主体力量。争当文明市民,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做到:

  维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

  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

  遵守交通秩序:不闯红灯、不乱穿道路,排队上、下车、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

  爱护公共设施:精心保护公用电话、邮箱、报栏、坐椅等公共设施。

  讲究以礼待人:衣着整洁得体,不在公共场所袒胸赤膊,不讲粗话,礼让老幼病残。

  (二)志愿服务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精神追求。目前,我市有注册志愿者134万名,建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队、社区志愿服务队、老年志愿服务队14000余支。全市有1598个社区志愿服务站,其中标准化社区志愿服务站300个。今年,志愿者们重点开展了关爱老幼弱残和山川河流志愿服务活动。关爱老幼弱残活动如服务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群体,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百个心愿我实现”、“新年关爱送进北改社区”、“周末不孤单爱心伴老人”等活动,倡导扶危济困、扶弱助残。关爱山川河流活动以“保护成都水源地”为主题,开展了“绿色水岸 清流万家”、“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关爱”、“绿色卫士”正能量传递等志愿服务行动等。本报记者 王喆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