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在城市发展方向上采取“南延西扩东跨,适度向北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未来,西城片区是达州的城市中心,将进行重点规划建设,形成以西城为城市中心,以南城、老城为城市副中心的城市格局。 城市像一幅画,需要不停地绘制新内容,直至完美;城市像一张网,需要不断向四周延伸,直至尽善尽美。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随着城镇化建设脚步的加快,达州按照“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要求,紧紧围绕达州市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在“一河两岸、五大组团”基础上,奋力突破,重新布局,将达州的城市发展分成老城片区、西城片区、南城片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市片区和亭子六大片区,并逐步达成把达州建成百万人口和百平方公里以上“双百”大城市目标。 发展模式 达州在城市发展方向上采取“南延西扩东跨,适度向北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到2015年,城市用地控制在 100 平方公里,人口力争达到100万; 到2020年,城市用地控制在 130 平方公里,人口力争达到130万; 到2030年,城市用地控制在 160 平方公里,人口力争达到160万。 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42.7%;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51.7%;2030年,城镇化率达到68%。 老城片区:达州传统商贸核心 老城片区是达州最早的城市雏形,以中心广场为核心,背靠凤凰山,沿州河向上下游同时延伸,形成的一个山与水之间的狭长地带,此片区包含了四大城市新区中的北外新区。 老城片区既是达州的城市中心,也是目前达州最繁华的商业地带,人流量大,商家云集,商业活动频繁,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电影院、休闲娱乐场所等一应俱全,基础配套设施相对比较完善,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最全面的服务。 美中不足的是,老城片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区域内建筑布局较乱、缺少规划,给人一种凌乱之感。在进行城市未来的总体规划时,老城片区作为重要打造区域被纳入规划。 到2030年,老城片区规划将建成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北外新区的张家坝、韩家坝,人口规模达到22万人。在老城片区雄厚的商业基础上,依托其优势,对此区域进行重新功能定位,将老城片区规划打造成城市商贸中心、区域行政中心、职业教育中心,以传统商贸、文化娱乐、职业教育与居住为主的综合发展区。 西城片区:未来达州城市中心 西城片区是从中心城区通往火车站的必经之地,地势开阔、平坦,利于城市的整体规划和总体布局。在西城仿佛有置身国内大都市的感觉,已看不出达州作为一个山水结合城市的影子。 达州在城市发展方向上采取“南延西扩东跨,适度向北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未来,西城片区是达州的城市中心,将进行重点规划建设,形成以西城为城市中心,以南城、老城为城市副中心的城市格局。 目前,西城片区是达州市政府所在地,有众多职能部门,还有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达州市体育中心、达一中、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企事业单位。众多楼盘盘踞于此,众多餐饮娱乐企业竞相入驻,西城成了广大市民居家首选之地、商家投资兴业的必争之地。 在向外扩展的路上,近、中期主要向莲花湖、复兴、双龙一带发展,并向南延伸至河市与铜钵河。到2030年,西城片区规划将建成面积约32平方公里,人口规模45万人。并将功能定位为:全市中央商务区、行政文化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生产性服务基地,以行政管理、金融商务办公、总部经济、科技研发为主,配套文化教育、体育、医疗与居住的综合发展区。 南城片区:撤县成区城市副中心 南城片区隶属于原达县南外镇,现已改制为达川区,拆分成三里坪街道办和翠屏山街道办。南城是达州已形成的“一河两岸、五大组团”中的另一岸,与老城片区隔河相望,是目前达州重要的金融和居住中心,区域内政经繁荣、商贾众多,更有恒大青年城、一品南庭、南山美庐、香天下等众多高品质楼盘。 南城片区生态良好,自然环境优美,北临州河,东接张家坝,南靠火峰山和翠屏山。南城依托达州城市的山水格局,以周边山体绿化为生态基质,以滨河绿地与结合道路、管线建设布置的绿廊为骨架,以斑块状的城市公园为跳板,加强城市与生态基质之间、城内各片区之间、组团与绿廊之间的联系,形成生态绿化网络结构。 根据新的《达州城市总体规划》,小河咀、三里坪、梨树坪也划入了新的南城片区发展规划中,扩展南城发展空间,三里坪同时并作为四大城市新区之一,是未来达州重点打造的生态人文社区。 到2030年,南城片区将建成面积约3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8万人。并在原来城市副中心的基础上优化升级打造,建成新的城市副中心与城市门户,以金融、商务办公、居住为主的综合发展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未来经济增长极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东连、北优、西跨、南拓”的空间开发战略,开发建设“两园三片五区”,实现东西成片、南北相连的大城市发展新格局。在新的城市规划中,经开区是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并为经开区专门配套规划建设长田坝新区。 长田坝新区作为四大城市新区之一,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具有自然山水的生态型城市新区。功能定位为经开区的生产服务管理和生活配套区,集园区管理、企业总部、金融贸易、生活居住、商业配套及城市休闲等功能为一体。 到2030年,经开区规划建成面积约30平方公里,开发区以投资拉动型经济为主,主要产业为天然气能源化工、机械制造、冶金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等。特别是天然气能源化工,作为宣汉普光气田对外物流运输的集散中心,起着连接内外的作用,为达州的天然气能源事业保驾护航。 河市片区:产业配套助力新城发展 河市片区原隶属于达县,紧邻西城片区,达县改制达川区后,按照既定规划,河市片区纳入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河市片区旨在打造成为达州能源化工产业区配套发展区,以会展、生活配套为主的综合发展区。到2030年,规划建成面积约3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35万人。 河市是达州对外航空运输的唯一门户,为配合达州整体城市发展规划,河市机场准备搬迁,给河市片区的发展腾出足够空间,为达州城市的发展加油助力。 河市片区远离闹市区,拥有发展产业的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将产业继续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建成能源化工产业配套发展区。 另外,河市片区又紧邻未来的城市中心,交通便利,准备在此大力发展会展业,填补达州会展业目前的空白,凸显达州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 亭子片区:“东跨”城市发展风向标 从达州南城向东跨越雷音铺生态公园,一片开阔的、自然生态保护良好的发展空间呈现眼前,这便是未来达州城市新版图中最重要的一块拼图,也是最后一块拼图——亭子片区。 按照“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总体战略要求,亭子片区优先进入了规划发展之中。 亭子片区远离城市中心,是达州城市发展方向“东跨”的重要步骤。未来,这里将是达川区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将建成以发展现代商贸、现代服务和现代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 到2030年,这里将成为人们争相入驻的居家兴业之地、商家踊跃投资兴业之地。一座崭新的现代化新城,将闪烁在达州新的城市版图上。 六大片区功能明确、特色鲜明、分区建设、阶段发展。就像六块美丽的拼板,一步一步拼成达州未来城市的恢弘画卷,勾勒出达州未来城市的美丽版图。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