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埃及神庙浮雕上的“到此一游”,到巴黎卢浮宫前景观池泡脚,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已经成为一张尴尬的“国际名片”。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城市也是如此,游客在外地的行为文明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他人对其家乡的观感与评价。尽管这种参照有些“以偏概全”,但亦是理所当然,无论是外国人看中国人,还是北京人看武汉人,思维总是一致的:出门了,你就不仅代表你自己,还代表着你所属的群体。 就个人角度来说,一切言行举止上的要求,都不过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获得周围人的认同和尊敬。由此而生发出的愉悦和自信,才是我们在游览大山名川、文化古迹所收获的自然历史感喟之外,更令人怡然自乐的原因所在。吵闹喧哗、遗留垃圾、破坏景观,只有物质上的消费,又何来精神上的畅快? 就群体角度而言,我们恐怕都不愿意自己的形象被人代表,或因为别人的过失而遭受连累;那么反过来想,我们是否曾让自己的行为影响到了他人对同胞的印象与判断?在群体之中,我们既要寻求个人的自在,也必须得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在实际生活中,城市的声誉已成为我们共同的声誉,游客则是一张重要的城市名片。文明旅游的号召,并不是为了一张莫须有的面子,而是实实在在地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群体属性”。当自我介绍的时候,大声自豪地说出“我是武汉人”、“我来自中国”并得到热情的回应,个人的形象与城市、国家的形象协调统一,感觉肯定很美好。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