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内江市旧城改造新区崛起 破题城镇化

时间:2013-07-29 08:59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为之
尚腾新村农民新居。

尚腾新村农民新居。

 

特色种植吸引游人。

特色种植吸引游人。

 

市中区高品质的小区。

市中区高品质的小区。

 

旧城改造新区崛起
内江市市中区区委书记官健

  自内江市委六届三次全会以来,市中区以园区壮大和“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倍增支撑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以传统商贸的改造提升和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实现现代服务业的崛起;以旧城改造、新区拓展和重点小城镇开发的“并驾齐驱”,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近日,市中区区委书记官健接受了华西城市读本的专访,将市中区的长远谋篇布局、加快发展振兴,一一道来。
  改变旧面貌,旧城改造提升生活质量谈旧城改造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龙舟节时,不少游客都赞内江变美了,您觉得市中区作了哪些贡献?
  官健:自市委六届三次全会召开以来,作为老城区,市中区围绕旧城改造“半年有改观,一年大变样,三年‘脱胎换骨的目标,在面貌改善、环境提升、市容清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加大清扫保洁力度,对老入城线立面进行提升改造,临街店面进行改造,对城区违规户外广告进行了治理。
  同时,加大了老城棚户区改造力度,内江最大的棚户区太子路棚户区改造正在推进,已迁协议的居民近90%。(说着,他掏出手机来念了一条短信)他们每天都要给我报进度,太子路棚户区一共有376户居民,截止到前天,已经签了330户。下一步,我们还要推进内棉棚户区、锻压厂棚户区等13个棚户区改造。
  去年我们完成了13条背街小巷的整治,今年已启动和即将启动的还有23条背街小巷的整治,预计投资1.8亿元。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旧城改造”作为一号民生工程,将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
  官健:这是一项利民的好事,我觉得最大的好处是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比如背街小巷的改造,路面硬化了,老百姓走路不会溅起泥浆了;路灯亮了,大家晚上走路看得见了;公厕漂亮了,群众如厕的问题解决了。前两天我到背街小巷改造现场查看工程进度,老百姓鼓掌欢迎,说是给他们办了一件大实事,说明这些民生工程老百姓是拥护和支持的,这就是生活环境的改变。
  太子路棚户区改造是市中区有史以来在城区拆迁量最大、涉及面积最广、难度最高、情况最为复杂的旧城改造项目。这里地处内江入城线,一直以来与宽敞漂亮的街道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大家也都盼着早日改造。所以在规划时就要求还房和商品房合在一起,从根本上避免居住空间分异和社会分异,保障还房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
  破题城镇化,文化旅游驱动城南新区谈新区建设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中国梦对市中区推进新型城镇化而言,“城南新区”是不是其间一个明亮而悠长的梦?
  官健:是的,要想实现新型城镇化,必须拓展新区。去年10月,书记、市长来调研以后,正式决定城南新区交由市中区来开发建设,这给予了市中区发展极大的平台和空间。后来,市上定的基本原则是“城南乐贤新区是内江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市中区自主实施、自主开发、自主管理”。有句话是“不给钱,不分享”,相当于所有的都交给中区来做,这样一来,我们心头也就有数了。
  旧城和白马新城的变化都要靠新区支持,如果新区没法建起来,城市面貌无法彻底改变,旧城变化速度也会很慢。今后的城市建设和服务业发展,都将在新区规划起来。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城南新区的情况?官健:城南新区位于内江城区南部,规划面积约17.3平方公里,其中城南片区6.8平方公里,乐贤片区10.5平方公里,由已建成区、旧城改造区、生态保护区和城市开发新区四个区域组成。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城南新区准备怎么建?
  官健: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开发,从现在起到2017年为起步阶段,2017年到2022年为发展阶段,2023年到2032年,为成熟阶段。到2017年,形成新区路网骨架,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成1平方公里生态绿地,完成旧城改造0.7平方公里、新区开发2平方公里;到2020年旧城改造1.4平方公里,新区开发达8平方公里,初步完成核心区域建设任务。
  三季度,我们将启动太子路棚户区、内椑路安置还房等项目,在年底还将启动黄荆坝大桥、金科中央公园城二期等重点项目。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城南新区的未来怎样?官健:整个区域建设完成后,在文化传承上,将围绕构筑汉安文化传承与再开发制高点的目标,建成成渝经济区汉安文化传承示范区;在城市建设上,将围绕打造文化、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城的目标,建成成渝经济区山水型休闲度假城市社区;在生活层面上,将围绕开启川南地区宜居生活新时代的目标,建成川南绿色宜居生活新典范。到时的城南新区,将是一个文化休闲旅游驱动型综合新区。
  工贸双强实现城乡共进,推动新农村建设谈发展目标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一直以来,市中区提出的目标是“工贸双强,城乡共进”,如何理解?
  官健:2010年我到市中区工作后,这一发展思路和目标一直没变。“工贸双强”指产业重点落在工业和服务业上。市中区今后的工业都规划在白马新城,要建3千多亩的白马工业园区;服务业这块,由于四方块老商圈发展空间狭窄,现在想利用邱家嘴商圈和城南新区的开发,形成新的商业集聚区,补齐现代服务业这一短板,为传统商贸的拓展提供新的空间。
  “城乡共进”就是进一步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差异,由城市发展来推动新村建设,用工业发展来反哺农业,逐步改善农村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环境。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说到城乡共进,市中区的新农建设如何?
  官健:目前,我们在朝阳、凌家、永安12平方公里的区域,规划了5个新农村综合体,将按照产村相融发展要求,让老百姓既住好房子、又过好日子。下一步,我们还将按照“政府出政策、集体出资源、企业出资金”的原则,引进企业拟投资10亿元进行整体打造,让农民实现可持续增收。
  已建成的首个新农村综合体“尚腾新村”就是新村建设的成功范例。7月7日,永安“尚腾新村”开村和葡萄节,来了将近有两万人。上个星期六,我专门下去看,本想开村时人气旺,平时天气热肯定没几个游客,结果一到永安我就惊讶了,葡萄园和尚腾新村里起码有两千多人,大家戴着草帽,晒着大太阳也耍得很高兴。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按照农旅休闲定位打造新农村综合体的信心和决心。
  谈县域经济“五新”建设起成效,实现GDP五年翻番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今年,市中区提出了GDP五年翻番的目标,底气从哪来?
  官健:这个目标要实现是没有问题的,底气就来自县域经济的发展,突破口就是“五新”建设。新区建设,以城南新区开发建设拓展市中区近十年来未曾扩张的城市空间,为老城改造、业态完善、交通疏散提供支撑;新城建设,则要强力推进旧城改造、基础设施完善、新区开发以及工业园区和物流园区建设,努力打造全省“产城一体、园城一体”示范区。
  在新镇建设上,就是要突出优势,着力培育出一批精品小镇,力争将永安、朝阳打造成旅游拉动型集镇,将史家打造成滨水风情小镇,将凌家打造成商贸重镇;而新村建设,就是要按照产村相融发展模式,坚持农旅休闲定位,引进企业投入,全力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发展新兴产业发上,就是要以工业为主导,依托五大产业基地和白马工业园、渤商西部物流园,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想,“五新”建设都有起色和成效了,我们夯实底部基础,加快发展振兴的目标就实现了,GDP翻番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王恒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邓丹(图由市中区区委宣传部提供)书记语录
  过去很多时候修的还房,一看就像还房,在管理上存在问题,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现在和今后是绝对不允许的。
  “五新”建设都有起色和成效了,我们夯实底部基础,加快发展振兴的目标就实现了,GDP翻番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