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群众路线是城市拆迁改造的法宝

时间:2013-07-24 09:48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金言平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证明,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各个历史时期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在于人民群众的广泛发动、积极参与,人民群众永远是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凡是群众路线坚持得好的地方和领域,群众的参与热情就高,改革的步伐就迈得更快,各项工作就有声有色;反之,工作就难以推动,甚至寸步难行、事与愿违。

  城市更新是城市升级的必然。城市危旧院落拆建是造福市民的民生工程,承载着老百姓真切朴素的安居梦想,同时也难免被个别人当作获取利益、押全部身家性命于一搏的机遇,政策的限制和少数人的过分诉求往往成为政府的两难选择。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这一社会转型时期,城市拆迁改造还汇聚多元主体、交织多重利益,已成为社会聚焦、矛盾引发点,号称“天下第一难”。

  近年来,各地因旧城拆迁改造引发群体性事件中,不乏公共利益与商业开发的冲突,更主要的还是一些地方政府没有真正领悟群众观念的内涵,没有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把群众路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往往代民做主、大包大揽、强势推行。由于缺乏政策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不仅阻碍了项目的顺利推进,还为社会稳定埋下了巨大隐患。城市建设,“破”比“立”更难,不仅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实践的胆识和作为。城市拆迁改造,最终受益的是人民群众,理所当然要让群众主体释放出改造家园的巨大热情和充分能量。

  “北改”作为成都市“五大兴市战略”中最大的民生工程,北城市民为之热议多年、期盼多年。为了克服过去旧城改造中的路径依赖,在成都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金牛区创新作为,成功运用了群众路线这一法宝——他们探索“群众主体、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依法办事”的自治改造模式;创新决策程序、实现还权于民,创新控制机制、促进角色归位,创新实施模式、降低改造成本,创新监督方法、确保公平公正,创新沟通手段、化解矛盾对立;通过延伸组织触角密切联系群众、宣讲美好愿景广泛发动群众、选好典型骨干示范带动群众、搭建自治平台紧紧依靠群众,尊重“多数人”、引导“少数人”,凝聚“正能量”、消除“副作用”,有效地调动了辖区居民、辖区单位、投资企业共筑“北改‘安居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了拆迁改造工作的重大突破。

  曹家巷片区自治改造模式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的创造性实践,是地方党委、政府在社会转型时期转变施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有益尝试。这种“依靠群众组织去做群众工作,依靠多数群众去做少数群众工作”的基层民主和社会管理机制创新,在“北改”旧城更新改造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没有哪座靠山,比人民群众更坚实;没有哪股力量,比万众一心更强大;没有哪项政绩,比赢得民心更珍贵。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就一定能在推进城市拆迁改造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真正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和人民的评判。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