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萤火虫之死”是城市发展理念的警钟

时间:2013-07-20 09:23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赵勇

    ■赵勇 (江苏 媒体人) 

   [事件] 

    为了让人们在城市里也能看到萤火虫飞舞的情景,近日,青岛中山公园从广西引进万只萤火虫,没想到,这些美丽的小虫仅在青岛待了三天,就有一半死去了。

    萤火虫虽然只有7~15天的寿命,但它却是生态环境的指示物种。万只萤火虫进城市,短短三天就死了一半,恰恰证明城市的生态环境已不适应萤火虫的生存,不仅青岛如此,全国各大城市,基本上都如此。以前每到夏夜在路边随处可见的萤火虫,为什么会在大城市近乎绝迹?这恰恰是最值得追问的问题。

    栖息环境被破坏,是最简单的解释。但这一简单解释的背后,却包含了太多的疑问——城市的发展,难道只是高楼增多、汽车满街吗?难道城市的发展,就必须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吗?其实不仅是小小的萤火虫,有太多我们熟悉的景象已经被钢筋水泥的森林逼出了城市。就连我们自己,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们,何尝不是觉得城市里面的空气越来越污浊、饮用水越来越不令人放心?离开城市才能自由呼吸,成了不少被城市病困扰者的心声。

    城市的发展,终极目标是人,城市要想让生活更美好,不仅要有高楼大厦,要有四通八达的立交桥,更要有适合人居的生态环境。人们之所以怀念“轻罗小扇扑流萤”的场景,只是为了寻找亲近自然一点的人居环境。而城市,本应该满足这一并不奢侈的人居需求。但长期以来,城市的发展过于追求高楼林立的现代化,过于注意经济指标了,相反,诸如水环境、绿地面积、土壤保护、空气质量,这些与人们生活最息息相关的东西,却被有意无意忽略甚至牺牲掉了。如果最基本的人居环境都不能保证,城市有再多的“第一高楼”、“第一广场”,又有什么意义?是的,让人心酸的“萤火虫之死”,正是城市发展理念的一记警钟。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