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从狐尾山上看厦门。专家认为,城市需要空间“透气”。(本报记者 郑晓东 摄)

顾清扬(本报记者 陈立新 摄)
人物名片
顾清扬,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高级管理培训课程主任、高级公共行政与管理硕士学位项目副主任。先后参与创办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两个“中国官员培训项目”(即“市长班”)的课程培训工作。多年来致力于世界与中国经济、城市发展与城市政策、公共政策与战略等领域研究。
精彩观点
厦门本岛,特别是老城区的建筑过于密集了,这不仅不符合现代人居环境,还会没有空间让城市呼吸,侵蚀了城市的“肺”功能。
打造宜居城市,不只是有花有草,还需要政府建立系统性、规范性的沟通渠道和疏导机制。
很多城市是去“赋予”它文化内涵,提高文化价值,而厦门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有待于更好地挖掘。
本报记者 梁辰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 “厦门和新加坡都被誉为"花园城市",但厦门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回味无穷。”虽然来厦门的次数不多,但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对中国东南沿海这座滨海城市,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
身为一名20多年前师从厉以宁教授的北大研究生,身为一名为中国培养新思维、新视野的“市长班”班主任,身为一名深怀报国理想的华侨,他关注着厦门的城市发展,心系侨乡文化的传承。此番来厦,顾清扬是参加厦门大学一学术交流活动,但他希望能多走走,看看厦门的发展。昨天,他在结束对岛内外建设的一番考察后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谈城市建设
新加坡的概念性规划长达50年
“一个青山绿水的美丽城市”这是厦门给顾清扬的第一印象。然而,和其他一些城市一样,厦门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让顾清扬感到担忧:“行政短期行为对城市发展规划的干预,是很多城市发展的弊病。如果对空间布局和城市负荷缺乏原则性和长远性的规划,可能会成为厦门长远发展的一个致命阻碍。”顾清扬说,中国大多数城市总体规划一般是近期5年,远期最多20年。而在新加坡,概念性规划长达50年。此外,在开发强度控制上,新加坡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过分追求短期、局部经济利益,而是结合“花园城市”建设目标,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疏密有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顾清扬说,城市也需要“透气”。“厦门本岛,特别是老城区的建筑过于密集了,这不仅不符合现代人居环境,还会没有空间让城市呼吸,侵蚀了城市的"肺"功能。”顾清扬认为,岛外有大片空间,怎么样才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将岛内的人口分流出去,这需要一个超前的规划。
近年来,厦门本岛大力实施“退二进三”政策,将工业区逐步迁往岛外。顾清扬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城市的其他功能也要向岛外输送,如优质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应进一步向岛外布局,让在岛外辛勤工作的人们可以安居、安心。岛内则应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等高端服务业。“厦门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跨岛发展战略,这是很好的开头。希望厦门能将城市规划做得再长远些,根据人口流动、产业发展的需要做好预测。”
谈公共管理
建立系统性的沟通渠道和疏导机制
作为经济学和公共管理领域的专家,顾清扬深知一个以人为本、符合人性和经济学规律的公共管理及社会管理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性。他认为,作为一个现代意义的政府,除了肩负发展经济的重任,很重要的一个职能是做好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而后者,是经济起飞加速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中国城市的“短板”,是需要花大力气改进的地方。
在新加坡,人很少发脾气,为什么有些城市的人会老发脾气?“除了性格因素外,当社会不和谐,人们觉得有很多生活上的烦恼时,就会充满怨气。所以,打造宜居城市,不只是有花有草,还需要政府建立系统性、规范性的沟通渠道和疏导机制。”顾清扬说,新加坡议员或是政府部长,每周会在固定时间出现在固定服务点,主动帮助居民协调、解决困扰。“上访是被动地提供服务,如果等老百姓打电话来抱怨,就已经太晚了。” 顾清扬认为,应该将“上访”变为“下访”,市、区领导以及街道居委会负责人能深入社区开展对话活动,不仅让民众参与政策制定,政府也能及时了解民众的想法和需求。
顾清扬还介绍,新加坡庞大、缜密的社会组织会不定期地在社区开展各式各样的邻里活动,增进居民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营造邻里间相互沟通了解的软环境,这也是很值得厦门学习的地方。
谈文化传承
充分挖掘厦门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昨天的考察中,顾清扬重点参观了集美学村、陈嘉庚故居和鳌园。“陈嘉庚先生把经商赚钱作为实现人生目标的途径而不是目的。同时,嘉庚精神还体现着脚踏实地、务实,不是一味地宣扬宏大的理想、口号。” 顾清扬说,这样的嘉庚精神应该深入地挖掘出来,在社会中大力地弘扬。
厦门是嘉庚文化的主要体现地,也是陈嘉庚成长的地方。“穿西装戴斗笠”的嘉庚式建筑十分具有特色。能否把集美的那一小片特色建筑扩展成整座城市的风格,成为厦门与众不同的地方?顾清扬说,文化具有传承、凝聚、教育的意义,陈嘉庚文化只是一个典型代表,厦门有华侨文化、闽台文化等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应该深入地挖掘,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把东南亚华人对厦门的特殊感情更好地凝聚调动起来。
“最高等级的城市发展一定要充满文化的元素。”顾清扬说,厦门整个城市要有特性,没有特性就没有生命力。很多城市是去“赋予”它文化内涵,提高文化价值,而厦门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有待于更好地挖掘。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