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经济背景下,中国城镇化方案谨慎推进。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易鹏上周表示,此次城镇化更多涉及制度等软建设,急不来,而掌握未来人口迁徙规律有利于减少投资浪费,提高城镇化质量。 易鹏在北师大“流动人口与城镇化”论坛上表示,本轮城镇化可能需要二三十年、一代人来完成,“这么大的系统性工程怎么急得过来?”
![]() 他进一步指出,城镇化具有不可逆性,若过早会导致资源浪费;而且本轮城镇化涉及制度改革,需要各界(包括民众)形成共识才能推进,“现在改革处于巨大的博弈时期了,……没有铺垫和氛围营造很难实现目标。”
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强调,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需要着力加强制度顶层设计,需要统筹人口、土地、财税金融等重要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中国城镇化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必须走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之路。 易鹏认为,新型的城镇化有赖于精准的数据统计,不但要利用传统统计方法,也应通过互联网新技术提高统计质量和效率,使城镇化更为精细,减少投资浪费。对人口迁徙规律的掌握是其中很重要的内容。 未来的人口迁徙,一方面是城市自身所需劳动力形成推力,另一方面是城市的承载能力形成拉力,以北京为例,产业承载力不成问题,但资源环境却形成约束。 他称:“未来人口迁徙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定是跟产业承载能力、农民工升级的水平、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城镇化进程各项要素有关。” 易鹏在调研中发现,现在不少县做规划时倾向于扩大人口规模,甚至到一倍两倍,对政府而言,人口越多也意味着产业规模越大,他认为,掌握未来人口迁徙规律能减少投资浪费,进而对城镇化缺少资金问题也有一定缓解作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多次强调本轮城镇化是围绕人的城镇化,相应的,市场也广泛预期户籍改革、社保制度改革将取得一定进展。徐绍史也表示,截止目前国内已有14个省探索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18个省根据国务院有关通知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初步为农业人口落户城镇开辟了通道。 另据国内媒体报导,徐绍史还指出,未来将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