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信息化引领城镇化及城市建设转型

时间:2013-06-28 17:19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为之

    随着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脚步渐进,多位发改委官员证实,由于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而人口聚集势必给交通、医疗和建筑带来压力,因此需要更为合理的资源调配和布局,智慧城市正是城市治理的重要转型。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表示,实行低碳、生态、绿色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如何有效解决交通拥堵、城市规划的问题,更好地利用清洁技术燃料等都需要智慧城市的管理,即运用现代的高科技技术管理手段和软管理方法,更好地运用到城市的治理过程中。

    李铁强调,智慧城市的普遍做法是将高科技运用到城市管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也使硬件设施全面改善,但是在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要防止智慧城市成为形象工程。

    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介绍,根据测算,如果将传统的城市治理和管理方式改变成智慧城市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和治理的话,城市的红利能增加三倍。

   “未来信息化将是引领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乔润令称。

    140城市角逐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有望近日面世

    智慧城市正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样本。

    在年初已经公布90个试点城市的基础上,第二批试点城市也即将在6月底完成初审,数量大约为50个,两批合计140个。

    住建部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毅日前表示,我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在RFID(无线射频识别)和智能IC卡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在此基础上,由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制定的《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指导意见》也有望于近日下发。

    第二批试点待出

    按照专家的解释,智慧城市是指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

    我国所有的一线城市、50%以上的二线城市都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在今年1月底住建部确定的90个“智慧城市”试点中,包括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其中二、三线城市占据绝大多数。据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将在下半年公布,数量在50个左右。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智慧城市”的建设分为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中期数据处理设施建设和后期的服务平台建设,相关的建设涉及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系统集成企业、数据采集分析企业、电信运营商和数据服务企业,对整个产业链将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初步预测,“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在“十二五”期间累计将超过7000亿元。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