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金属质感的音乐,一位普通居民缓缓步入奇幻的智慧大门,和智慧“大脑”展开对话。“嘟嘟”两声,隐身在街道的每个角落、每位居民身边的“大脑”,准确找到了社区的井盖、居民家中的窗户,甚至当天老寿星的名字都能进入智眼……这只是未来“智能武汉”的一个缩影。 5月16日,《中国智能城市建设与推进战略研究》项目研讨学术会在汉举行(本报昨日曾报道),12位院士专家共同描绘了未来的智能生活。 昨日,院士们听取了智能武汉的建设规划,该市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将开展88个智慧建设项目,基本上包括了全球所有智慧城市的建设项目,计划用10年时间实现“智能武汉”。 79项业务可一站办理 未来的智能武汉到底是什么样?武汉市信息产业办公室主任黄长清有这样的描绘——在预期的智能社区中,“智慧社区”社会服务管理平台在街道建成,普通居民的生育证、居住证办理、水电费缴纳等,79项业务可一站办理;足不出户,网上乐淘百家商户的优惠便民服务、医院急救、亲情呼叫、预约挂号都可以一个电话搞定。 社区干部打开电脑,“智慧中心”会提醒最近应该为居民办理的事项:哪位居民即将满60岁需要办理老年证、哪位居民将满65岁可享优待卡、80岁老人的养老券系统会自动生成表格……社区干部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发出提示,需要的居民就可以前来办理或上门服务。 黄长清在报告中还表示,智慧医疗也是未来建设的一大热点,武汉市中心医院正在试点。将来智慧医疗门诊实行先诊疗后结算,让病人在看病过程中不再逐个排队缴费,而是使用信用卡还款、银行账户支付等形式付费。该院还将依托银行及医院网络、电话等服务平台,提供预约挂号和电子诊疗记录查询。 计划用10年打造“智能武汉” 武汉市科技局局长吴志振在报告中说,武汉的总体目标是在末来10年实现武汉智能城市建设。 武汉市是中国工程院在《中国智能城市建设与推进战略研究》项目中选取的6个典型城市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介绍,作为中国中部最重要城市,武汉市的智能建设将对整个中部城市建设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武汉有丰富的人才资源,现有的城市规划也较完善”,潘云鹤院士认为,但未来10年建设智能城市的时间还是太短。 目前武汉共有88项智慧建设项目,基本上包括了全球所有智慧城市的建设项目。“我们应该思考,要选择人民最关心的项目。”潘云鹤说,要充分发挥武汉丰富的人才优势,解决城市现有的问题,带动经济发展才是智能城市最基本的最终目的。 “智能武汉”这些项目已初具雏形 1 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 智能项目:教育云平台 电子白板取代传统黑板 老师板书可保存 国家教育云全称为“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际就是教学多方用户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都有各自的空间,且能够在平台上互相沟通。 教育云平台在教室内安装的是两块电子白板,取代了传统的黑板,通过红外仪的感应,老师可以直接在白板上进行各种操作。华师该项目研究组刘主任在电子白板上直接演示,例如语文课时,老师可以直接调出试题资料,减少了板书时间的同时,还可以将板书保存入库,老师和学生可以随时调出查看;物理课讲到分子的扩散时,课件能直接在白板上显示分子扩散的动态运动过程;地理课时,老师又可以直接从系统课件中调出可以转动的三维地球,能直观的表现地球到底是怎么转动到达冬至和夏至的,等等。 记者了解到,目前,云平台软件部分已开发完毕,在全国试点有500个课堂,华师有50间教室,武汉市已有部分高中开设了云教室,预计今年底该项目会向全市中小学普及。 2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 智能项目:武汉时空信息云平台及智慧社会管理 社会管理可全方位掌握市民信息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历时3年,完成了武汉市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提升,建立了全市域8494平方公里框架模型和主城区及新城区关镇600多平方公里标准模型。 此地理信息平台已经成为了全市的公共平台,将21个政府部门的资源整合。目前,已经有913个社区开展了信息采集与矛盾化解工作,采集对比了281万人口信息、110万套房屋信息,为准确掌握市情、及时化解矛盾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平台。 比如,通过该平台,当你输入一个市民信息时,你可以同时查询到他在计生、公安、民政、残联等各个部门的信息;当火灾发生时,信息平台可以马上查询出最近位置的消防设施,为消防员提供最及时的讯息。 3 汉口友谊路中百仓储 智能项目:二维条码食品安全信息服务终端 二维条码进超市可追踪食品来源 该项目在中百超市平台上,利用矽感二维物联网感知技术,让消费者能够直接追踪食品的来源,保证食品安全性。 项目工程师窦毅向前来参观的众院士展示了超市内的“食品安全信息服务终端”,将超市内的熟食“红烧肉”上的二维码扫描,二维码追溯查询机的屏幕上立刻显示出“红烧肉”的生产许可证、原料来源,甚至包括生产时使用的油、辣椒等作料的来源信息。 目前,武汉已有5家中百超市实现“农田到餐桌”的二维码蔬菜追溯试点,能够追踪食品安全信息,每家超市配备了一台查询机。窦毅介绍,消费者还可以通过下载手机软件,直接用手机扫描食品安全信息。 据了解,下一步中百集团计划在2013年完成武汉市肉类追溯系统和二维码的融合,此举在全国领先。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