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一特”:以发展高端产业、集聚高素质人才和创造高品质生活为主要追求,打造美丽珠海、浪漫珠海和幸福珠海的特色。 到2060年,珠海的城市是怎么样的?或许市民很快就知道答案。在前日召开的《珠海城市概念性空间发展规划》成果介绍会上,新加坡“规划之父”、珠海城市规划战略总顾问刘太格领衔其设计团队对阶段性规划成果作了详细介绍。以2060年650万人口为支撑点,刘太格对城市的结构、功能乃至道路等级路网、绿化做了系统化的设想和构思。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嘉刚刚结束在上海的学习考察便直接从机场赶到了会场。他在会上强调,珠海要坚守“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发展定位,认真学习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发挥独具魅力的城市特色,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前瞻的理念,打造发展高端产业、集聚高素质人口、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三高”城市。 “珠海可以建成美丽中国的样板”,专家们认为,新加坡的经验十分适合珠海,珠海从规划层面全面学习借鉴新加坡的先进理念,让人对珠海的未来充满期待。 依山傍水打造山水城市 在前日召开的成果介绍会上,刘太格认为,规划工作应该以人口为支撑点,随着广珠轻轨的开通以及港珠澳大桥如期推进,珠海的城市空间以及人口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应该提前做好准备。 根据刘太格的构想,到2060年,珠海将以旅游服务、教育科研、航空、石油、高新科技制造业等高端产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结构。 在发展模式上,刘太格提出,珠海应该依山傍水发展,建设山水城市,尊重山体河流,避免“摊大饼”式蔓延,形成“一核六片区”的空间格局。 按照该规划,到2060年,珠海将成为广东都市圈主要星座城市之一,珠三角山水田园旅游胜地、高科技科研技术开发和现代服务业中心,航空、石油产业重点发展区域,环境宜居、功能完善、发展可持续的生态城市。 据了解,此规划自去年9月份启动以来,已历经数次讨论,预计今年6月还将举行最后一轮介绍会。 打造美丽中国样板城市 李嘉指出,珠海独特的自然禀赋和城市风貌,决定了珠海必须按照“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城市发展定位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走下去,深入实施“蓝色珠海,科学崛起”的战略目标,做到本色立市、特色发展。 “珠海不能称为养老的城市,也不是低端人才和低端产业集聚的地方,要永远是个创新的地方。”李嘉强调,要进一步丰富城市内涵,以发展高端产业、集聚高素质人才和创造高品质生活为主要追求,以城市所肩负的使命、承担的责任以及珠海人民的梦想为原动力,打造美丽珠海、浪漫珠海和幸福珠海的特色,把珠海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的样板城市之一。 此外,李嘉还强调,珠海的概念规划要充分考虑粤港澳国际都会圈发展构想、珠三角城市群发展架构以及珠中江一体化发展趋势,以更开阔和更前瞻的视野进行科学谋划。要着力构建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科学规划人口承载力。 李嘉还认为,要着力构建城乡一体规划发展格局,发挥珠海天生丽质优势,建设生态文明,要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主体功能布局,规划好生态保护区、优先发展区、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发展区。 在产业方面,珠海正在加快构建“三高一特”现代产业体系。 ■规划 根据不同区域确定绿地面积 刘太格认为,新加坡每一条道路都有种树,所以给人“花园城市”的感觉。在他看来,不同的区域和地段,绿地面积应该有所区别。山体绿地的宽度可维持在500米以上,而城市外围、郊外区域河道两侧绿地可在100米以上,以确保自然生态的延续性。 在道路绿地方面,刘太格认为,市区的土地稀缺、土地价值较高,绿地面积可以不必那么多,而远离市区的郊外绿地面积可多做大一点。具体而言,郊外快速路绿化两侧50米,新镇快速路绿化两侧各30米,而市区快速路绿化两侧各15米。 建立等级分明的道路网络 “新加坡快速路完全封闭,这也是城市交通顺畅的原因之一。”刘太格提出,本规划不废除珠海已有的道路,但需要调节等级以及交叉口设计。 在他看来,道路等级主要分为高速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以及支路。其中高速路主要服务珠海市以及周边城市,而快速路服务珠海中心城区、连接功能区,主干道则服务各个功能区小区。 刘太格建议,把粤西沿海以南的高速路改为快速路,让快速路和城市生活连接起来。同时,两个道路交叉口的距离应该在1公里以上,城规轨道尽量与快速路靠拢,避免给居民带来噪声和污染。 在轨道交通方面,刘太格认为,轨道交通应与主干道并行建设,减少占用生活用地,提升使用率。而跨河线路尽量保持直角,节省建设费。同时,选线时尽可能使轨道服务线路两侧,将服务范围最大化。 ■专家建议 应提升区域功能 统筹区域发展 此外,专家们还认为,珠海毗邻港澳,也是珠江西口岸的核心城市,在空间规划上统筹区域发展也十分重要。 蔡瀛认为,珠海致力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但也面临着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困扰,因此在规划空间上应该着重解决经济发展的动力、区域功能提升等问题。例如横琴,仅有几个公园,其区域功能也有待加强。 在蔡瀛看来,现在城市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一个城市的创新驱动需要什么空间?优秀的人才需要什么空间?孵化基地怎么建设?珠海的服务业如何与澳门配合?”蔡瀛表示,地方的发展,需要在空间规划上予以综合考虑。 “广东前30年各个城市各自为战,相互竞争,下一步应该着重强调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芃也表示,珠海应该发挥珠江西口岸核心城市的区域带动作用,在规划上应该考虑如何释放区域能量,创造更多的条件与澳门进行功能互补。 切忌齐头并进 确定重点突破区域 蔡瀛提醒,发展的质量要和能力相匹配。城市建设不能一下子摊开,四面开花,导致建设效率低下、土地产出效应不高。 “珠海做了很多的规划,如果所有的规划都齐头并进的话,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蔡瀛建议,珠海可找几个重点的地区强化其区域功能,例如珠海北站采用TOD模式开发,就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载体,而横琴可以作为低碳、生态文明示范区的试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划师唐凯也认为,概念规划涵盖全市1711平方公里土地,涉及土地利用、交通体系建设等各个方面,工程量大,更应该确定阶段性目标,即哪一块先做的问题。 除此之外,王芃建议,规划要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延续性问题,不能因领导换届、经济发展而随意变更。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