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冷与上海的冷有何区别?走在零下10℃的寒夜里,只要穿着厚棉衣或羽绒服,里面再穿件贴身羊绒衫加薄毛衣即可,并不比上海冷。相比之下,北京室内因有暖气,20℃的室温可谓温暖如春。但记者调查发现,北京的集中供暖模式,上海根本无法复制。 北京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学习前苏联的模式开展集中供暖。经过半个世纪的调整和发展,目前北京的集中供暖主要分为热电联产供暖和独立区域供暖两种。如今,北京的集中供暖已经日益市场化,已有超过1600家企业参与其中,提供从产热、供暖、运营、维护等等各方面的服务。 北京热力集团是北京集中供暖市场里规模最大的企业。该集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张传东告诉记者:“目前,利用发电厂的余热进行热电联产是本集团的主要供暖方式,该方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样1吨煤,在发电的同时还兼顾了供暖,一举两得。” 目前,北京市民家中的集中供暖消费主要分为天然气燃料供暖、热电联产供暖、煤燃料间接供暖、煤燃料直接供暖等4种,每个采暖季(北京每年集中供暖时长不完全相同,一般是从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本次采暖季从去年11月3日开始供暖)一次性收取,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采暖费分别为30元、24元、19元、16元。按照目前大多数家庭使用的热电联产供暖价格,如果一套住宅的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则本次采暖季需缴纳采暖费为2400元,承诺确保室温不低于18℃。 张传东认为:“要实现集中供暖,必须铺设管线。与城市里的其它管线不同,供暖管必须走两根,一根是高压热水,一根是回流待加热的水。这在城市规划、道路设计时就要事先考虑在内。此外,就像高压输电一样,现在的集中供暖也需要设置类似于"变电站"的热力中继站,将主管中高温高压的热水转换为适合居民使用的热度和压力,然后再通过分管进入千家万户。而这些中继站的设置也需要提前规划。”张传东认为,北京的集中供暖系统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一点点丰富和完善的,并非一蹴而就。此外,北京的很多楼房设计也预先考虑了供暖管线的空间,不少楼盘在交房时就已经安装好了供暖设备。 如果没有这些规划和设计,要在已经成熟的大城市里大兴土木重新建设供暖系统,其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大到难以估量。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