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马云参加会议因为堵车迟到,浙江新任省委书记承诺5年内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经济之声评论:治理城市交通病,要谨防“欲速则不达”。 中广网北京12月2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无论你是知名人士还是普通人,一旦碰到路上堵车,待遇都是一样的,只能耐心地等。阿里巴巴的掌门人马云,也为堵车苦恼。 昨天(26日)在杭州举行的某个会议上,马云迟到了,他在会上抱歉地解释都是因为路上堵车。出人意料的是,听完马云的话之后,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回应,他要向马云道歉,他对马云说:“交通堵塞不是你的问题,是我的问题”。 在正常情况下,杭州余杭区到达市中心大约需要30分钟时间,可马云没有预计到,路上了拥堵耗时1小时20分钟。 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当众承诺,五年之内要治理好浙江全省的交通拥堵问题,省政府和各市政府已经着手部署。浙江省委省政府还决定把杭州开通地铁的日子,定为治理交通拥堵问题“启动日”。 交通拥堵已经是普遍存在的城市病,很多城市都苦于找不到治病的良方。浙江省委书记的一句承诺能不能兑现,还有待时间的检验,我们也希望能有一个成功的“浙江样本”出现。 扩建、新建交通基础设施会带来负面影响 但如果不是马云堵车迟到,而是普通人抱怨这个问题,可能也不会引起省委书记这么强烈的反应。但是在浙江,抱怨交通拥堵的肯定有很多很多的普通人,而且这不是一个城市的问题,很多城市都在抱怨交通拥堵。浙江省委书记当众表态要在五年内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这是对公众做的承诺,需要一定的勇气。但是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有难度,省委书记说正在研究和部署,具体怎么操作还不了解,只是说到修地铁是头号对策等。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表示,以扩建、新建交通基础设施来治理交通拥堵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未来的治堵之路还有待探讨。 贺军:夏宝龙书记对于交通问题向公众表示歉意,是值得肯定的,他的歉意不只是对马云一个人,也可以看成是对浙江的社会公众。城市的交通问题在中国几乎是一个常见病,它与很多因素有关,比方人口、城市的交通规划管理,还有城市的交通选择的方式。如果我们要对交通进行全面治理,大量扩建、新建交通基础设施,这会是很大的动作,会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所以下一步浙江选择什么路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公共交通规划需因地而异 目前,很多二三线城市也申报通过修地铁等缓解城市拥堵,贺军认为,修建地铁因城市而异,不是所有城市都适合修建。决策者应该在公共交通的选择和交通问题的解决路径上慎重思考。 贺军: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的存在跟中国的具体国情有关,比方城市规模超级大,两千万人口的城市相当于国外的一个国家,集中在这么小的区域之内很难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国内很多城市交通拥堵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城市规划,比如单核心城市,大量产业在集中在城市中心,居住区域和工作区域、商业区域规划不合理,实际都是人为增加了交通拥堵。另外还有交通规划,现在我国的公共交通建设相对落后,地铁、公交搭配不太合理。很多城市选择了修地铁,包括很多二三线城市都开始建设地铁项目。但是城市地铁在财政上对于地方政府的压力很大,中国没有一个城市地铁是能够靠自身造血维持运营的,像北京市每年在公共交通上的财政补贴高达一百多亿。现在地铁的成本越建越高,1公里高达五六亿人民币,能不能够承受,修建之后对于缓解城市的交通到底又有多大作用,这都值得思考。我们在公共交通的选择和解决的路径上需要慎重考虑,不能够把治理交通拥堵作为大肆基建的借口。 城市规划需要为未来发展预留出空间 浙江省的专家认为,目前浙江共同交通发展还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城市公交与城际、城乡道路客运分割,都市圈内公交出行的便利程度不高。第二是城市公交与公路客运的车站衔接不顺,城乡城际之间的换乘不便利等也导致了私家车的暴涨。贺军表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需要在规划之初就考虑到为未来发展预留出空间。 贺军:首先,中国很多城市交通问题是出在了规划上。城市交通是一个网络,是城市经济系统中的子系统,它的系统效率就跟规划有关。城乡、城际之间的规划不合理不是建完之后才发现的,在最初规划时就应该考虑到,并且要为未来的城市发展预留出空间。其次,解决系统问题没有“一招灵”,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各种各种的方案,比如城际之间的轨道交通有几种交通的选择,公路城市轨道、私家车、自行车等如何规划、怎么搭配,这些都是需要在交通规划之初就需要考虑到的。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