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规划出的亦庄“中国梦”

时间:2012-12-12 09:57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陈建

  中新社北京12月11日电 题:规划出的亦庄“中国梦”

  中新社记者陈建

  42岁的许益祯是电视机电路开发方面的资深高级研究员,来自台湾高雄,如今落户在北京市东南角的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首都电子工业史上单个投资额最大的项目——投资280亿元的京东方北京8.5代线投产之际,许益祯与之签订了5年工作合约。从2011年夏天开始,他的生活便“钉牢”在亦庄。

  运进石英砂产出电视机

  许益祯所效力的京东方北京8.5代线投产,打破了海外对中国内地40英寸以上液晶屏的长期垄断,实现了从1.8英寸到55英寸全系列液晶面板的国产化。

  接近1/4足球场大的生产车间,天花板和四壁全部透明。机器人不断抓取相当于两个门板大小的玻璃基材,平放在液晶面板流水线上。更特别的是,京东方生产液晶屏,有些像许益祯过日子,只在亦庄开发区里面“打转”就完成了。

  京东方入区伊始,亦庄便着手规划建设数字电视产业园,吸引了康宁、冠捷科技、住友化学等诸多世界500强企业就近配套。在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下游十几家企业跟进,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运进石英砂、产出电视机”的产业理想。

  住友化学制造部部长郑冬英介绍说,从京东方5代线开始,住友化学就是上游材料偏光板的供应商。但5代线的所有偏光板全来自上海,必要专用锡箔包装,不能磕碰,成本高不说,空运前后要3天。但住友化学在亦庄建厂后,与京东方相隔不到1公里,8.5代线所需的偏光板,一辆运输车就解决了。

  作为首都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亦庄不到5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密布着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企业,其中包括世界79家500强企业,聚集了奔驰汽车、拜耳医药、GE医疗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

  亦庄每天为北京创造着1/5的工业产值,建区20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0%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超过50%,财政收入年均增长超过60%,成为首都实体经济的支柱。

  一吨水至少用三次

  地下管道设施被称为“城市的良心”。作为开发区,亦庄是“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图画”。

  园区建设前,规划部门便对开发区的雨水、污水、中水、供给水、热力、电力、能源等管道进行综合设计。地下铺设好管道,施工方再铺路,随后企业才入驻。如果要添加再生水管道,那么,道路底下就要留出空间,防止出现“改造难”。

  北京是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京东方8.5代线每天需要用水3.3万立方米,而且,电子企业的用水属于纳米级别的超纯水,须比饮用水还干净,否则水中的很多离子有导电性,会对电子元件产生干扰。

  从规划时起,亦庄便走绿色、循环、集约的道路。如今,再生水综合利用等一批工程已见成效:现在的亦庄,一吨水至少要使用三次。雨水、污水、自来水、地表水、再生水、河道水六水联调,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每滴水都发挥出最大作用,每年仅再生水使用一项,可节水千万吨,相当于5个昆明湖。

  亦庄东区再生水厂靠近京东方8.5代线。其过滤管道中的过滤膜口径为纳米级,不管进来的是什么水,处理后都可以达到纯水级别,与太空中对宇航员汗液和尿液的循环处理技术类似。

  目前,开发区普通的工业用水每吨6.21元,但在国家鼓励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循环型产业的扶持政策下,再生水的水价仅为每吨5.5元,京东方80%使用再生水,这让企业每年又省下220万元的“买水钱”。

  正是科学的、超前的规划,成就了亦庄高速发展的“中国梦”,使昔日的冷僻乡野成为今朝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就连许益祯的单纯生活中,也随处充满“规划”带来的便利。

  他平日大多耗在工厂,几乎不在家吃饭,以至于住处甚至没有电冰箱。但是,家附近有餐饮配套,地铁站就在他的公寓楼门外,无论到沃尔玛山姆会员店、电影院、星巴克,还是亦庄最好的三甲医院,坐一两站地铁即可。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