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朝阳大桥的背景、意义是什么?建桥的必要性又体现在哪里?14日,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及南昌市政公司朝阳大桥项目部相关负责人对上述问题作了相关解读。 朝阳大桥的“江湖”地位不可小觑 一项重大基建工程,其规划建设不是想当然,而是具有鲜明的时代发展背景。 无论是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还是实施“山江湖”综合开发,省会南昌都志在打造“现代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增强对周边设区市乃至长江经济带的经济辐射力。这就意味着南昌将担负着引领规划实施的更大责任。因此朝阳大桥跨越的不仅仅是一条赣江。 而交通发不发达是测试经济辐射力强不强的重要指标之一。“加快形成1小时都市经济圈是南昌目前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同时‘山江湖’综合开发的重点也旨在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交通枢纽的兴建也将为城市空间拓展提供骨架支撑。”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负责人说。 另外,城市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助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某些区域开发的成功,一条共同的经验就是通过率先启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高速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述负责人表示,建设该桥将为推进南昌市“山江湖”综合开发,提升南昌市经济辐射力提供必要条件。故此,朝阳大桥的“江湖”地位不可小觑。 第六座跨江桥使“一江两岸”格局更鲜明 目前,八一大桥、南昌大桥、英雄大桥、生米大桥、赣江大桥是南昌横跨赣江的5座大桥。“一江两岸”的格局已然成型,但朝阳大桥的建设将使这一格局更为鲜明。为何?因为朝阳大桥连接的片区是南昌城市未来发展重点区域。 朝阳大桥连接的朝阳新城、红角洲地区均为沿江发展地区,是城市“西进、南延”重点发展区域,它的建设将有力地引导、分解老城区的人口压力和减轻基础设施超负荷现状,拉大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空间,使南昌市的城市建设步入良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李姓负责人分析说,当前,南昌市核心区的旧城区总面积约21平方公里,该区域容纳了近40万人口,其建筑密度过大,基础设施负荷过重,有必要控制老城区的建设,改善老城区的生活环境,有效引导城市空间向新区拓展。“朝阳大桥的建设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适应南昌市‘一江两岸’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发展的要求。” 同时,朝阳新城和红角州地区的新区发展也备受市民关注,发展速度快不快?会发展成什么样?这取决于南昌市投入的多寡。但光凭南昌市现有的财政实力显然有些吃力,招商引资可以解决资金瓶颈。 招商引资除了靠当地优惠政策外,更需要招商环境来说话。朝阳大桥的建设使得朝阳洲、红角洲地区的土地得到进一步的升值,必将大大改善朝阳洲、红角洲地区乃至整个南昌市的投资环境,对于南昌市的整体形象和招商引资的硬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工程项目打通了快速路网任督二脉 “朝阳大桥对加快城市快速路建设的进程,完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均有着重大意义。”南昌市政公司朝阳大桥项目部项目负责人表示,南昌的目标是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与南昌现代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已迫在眉睫。 该负责人介绍,城市轨道交通1、2号线开工建设,英雄大桥、生米大桥、青山湖隧道等城市骨干交通基建建成通车,缓解了交通拥堵。总体来看,与现代化大都市相匹配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已初步显现。 “但随着城市的扩张,红谷滩新区的快速发展,交通出行距离大幅度增长,机动化出行总量的快速增长导致既有道路拥堵现象严重,拥堵区域有所扩大,交通供需矛盾不断加剧,现状是过江通道超负荷运行,过江通道严重不足,难以适应城市发展。” 上述负责人说,朝阳大桥为跨越赣江的又一通道,它的建设将极大地缓解昌南、昌北跨江通道的交通瓶颈,减轻现有南昌大桥、生米大桥、八一大桥跨江通道的交通压力,疏散南昌市中心区交通压力。 另外,朝阳大桥工程为南昌市“十横十纵”干线性骨架道路九洲大道跨越赣江最重要交通节点,是九洲大道快速路的制约工程,建成后能改善交通现状、加快城市快速路建设进程,打通了南昌市快速路网任督二脉,进一步完善了城市交通网络体系。 四项重大相关工程可窥西南新城面貌 “西进”、“南延”,南昌的西南部成为一片开发热土,除了本月18日开工建设的朝阳大桥之外,周边的九洲大街建设项目、朝阳新城续建项目、象湖景区扩改建工程已都在如火如荼地施工当中。 据南昌市政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九洲大街至广州路快速路是南外环快速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先实施一期象湖隧道工程。象湖隧道的建设大大地扩大即将建设朝阳大桥跨江通道的交通效应。 市民所熟知的朝阳新城续建项目已开工四年,预计竣工时间为今年12月。 另外,周边的象湖景区扩改建也于9月开工,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南昌市城市品位,提高旅游产品吸引力。 综上,可窥见未来西南新城面貌的一二。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