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推动生态城市建设 扩大生态新城新区试点

时间:2012-09-23 09:51来源:人民网 作者:为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在第三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主论坛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出席第三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主论坛(摄影:杨秋煜)
 

    9月22日上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在第三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主论坛上表示,紧凑、低碳、经济、和谐是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的基本目标。他强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并不是不要发展,而是以高效、经济活力为保障,保证良好的经济发展之路。
    唐凯表示,中国现在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着四方面重大挑战。    
    第一,应对城镇化快速发展,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带来的挑战。唐凯说,根据统计,中国目前人口流动是2.3亿人,其中超过70%是从农村流向城市,18岁-36岁的人口超过63%,他们与上一代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不一样。上一代人进城里是为了增加收入,然后回家继续从事农业;新一代是要留在城市,而且他们已经适应了城市的生活方式,不会再从事农业生产。这种人口的流动,对城市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需求,被称为“城市文化的多元化”,这是非常大的挑战。 
    第二,应对资源短缺所带来的挑战。积极探索节地、节水、节能城市建设道路。    
    第三,应对气候变化,这是全球面临的挑战,中国,也在同样面对,所以要加紧推动减排,担负起国家应有的责任。
    第四,应对经济危机所带来的经济挑战。要积极转变城镇增长方式,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唐凯指出,紧凑、低碳、经济、和谐是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的基本目标。我国现在推进生态城市积极性很高,建设生态城市,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既有城市再生态化的更新;第二新建生态新城新区。比如天津的中新生态城;第三是灾后重建,比如汶川地震后恢复重建的北川新县城。
    唐凯提出了对今后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设想。第一扩大生态新城新区试点,确定包括建成区人口密度、可再生能源占比等指标的建设门槛。第二创新生态城市体制机制建设。要精简机构,建立效能型政府,创造适合绿色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软件”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营造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培养市民的生态环保和节能意识;加强科技创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精细化管理,发展适应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降低发展成本。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