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人大代表问政府:文化设施规划为何屡屡变更?

时间:2012-08-24 15:15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为之

    新一届政府组成后,屡屡对文化设施的选址或规划进行更改,不惜拿出数亿元纳税人的钱来进行理赔,为何要这样?

    规划调整需要解释

    昨日,市人大代表徐若清对这上述三项文化设施选址的一再变更提出疑问:“我想知道在文化设施规划的时候,怎样确保规划的科学和合理,能不能建立一个公开的机制,对调整的规划做一个公开的解释?”

    对此,陆志强表示,广州画院原选址白云新城,但是陈建华在上周实地调研时回忆起,在大学城的广州文学艺术创作中心已经有6800平方米是预留给广州画院的。陈建华认为,画院是给画家们日常工作和创作的地方,这个地方很适合。而广州当代美术馆将会是一个城市的名片,要能代表城市的水平,所以还是改在新中轴线规划建设。“广州画院争取明年8月份进驻。”陆志强透露。

    而广州博物馆新馆建设已经进行了三轮设计方案的公开招标,但是效果都不理想,“主要是白云新城的选址比较偏僻、狭长,竞标方都无法拿出一个比较满意的设计结果。如果真的建在白云新城,从设计上很难代表城市水平,”陆志强说,“把博物馆放在一个人气比较少、地块形状不好的地方,最后花了一大笔钱,建起来市民又不太满意,就不如另外选址。”

    海心沙怎使用未定

    在下午举行的市人大常委会约见政府负责人的座谈会上,市人大代表梁凤莲也发问:“广州市对文化设施的规划总在变,比如海心沙,亚运过后到底怎么使用?大小马站书院群搞了这么多年,规划也是几次变更,到底要怎样做才能复活?怎么将新旧规划相统一,不出现建设重点‘漂移’、改变的情况?”

    市政府副秘书长陈绍康回答说:文化设施建设情况比较复杂,涉及历史遗留问题、发展问题。海心沙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催生的产物,在广州亚运会结束后,是否保留海心沙的亚运建筑?有些人认为亚运结束后应该拆除,有些人则认为拆除了可惜,应该加以利用。在争论没有结论时,市政府也比较难决策。拆很容易,但是这个决定要慎重,特别是作为文化设施,拆了就没有了。再比如大小马站书院群,政府这次是下了死决心的,把省非遗博物馆争取到了这里,大小马站书院群的规划也已纳入广府文化核心区的建设。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