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健网消息(周义 石朕 记者 金东淑)游客在港口休闲区凭海临风,图书馆、健身中心开放式服务市民,博物馆、美术馆、大剧院举办公益性展览和演出……这些富有现代文化气息的公共服务场所和文化活动,受到市政协视察组一行的积极关注和称道。6月6日、7日两天,市政协主席刘俊文率部分市政协常委、委员,视察、调研我市城市文化建设情况。副主席董长海、施中岩、王艺波、崔庆群,李灿、马世侠、徐国臣、杨爱民和秘书长王仪奎参加视察,副市长朱程清陪同视察。 市政协视察组一行先后到大连思凡服装服饰有限公司、大连创意产业项目发展有限公司、中山美术馆、大连惠丰博物馆、老虎滩市民广场、老虎滩渔人码头、大连东方视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烟台街近代建筑群、达鲁尼市政厅旧址、大连现代博物馆、大连自然博物馆、大连金石文化博览广场、神秘东方主题公园、大连大学博物馆和音乐学院、开发区市民健身中心、开发区图书馆、开发区大剧院、大连市体育中心、大连市民健身中心等实地调研。 当看到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曾是亚洲最大的无梁柱网结构散货存贮库--大连港15库,如今已华丽转身为集滨海休闲、艺术展示、主题会所等各种文化与商业形态相结合的复合型创意消费区;以城市的旧门牌和流通过的货币、服装、照片、留声机串起城市记忆的非营利性民营博物馆;欧式建筑群错落有致,可供游客休闲、娱乐、文化、餐饮、购物的“渔人码头”;全世界第一家利用生物塑化标本展示生命奥秘的博物馆环境整洁、项目齐全;吸引市民踊跃参与、积极锻炼的市民健身中心等,政协常委、委员们对我市海洋文化、旅游文化、建筑文化、广场文化、服饰文化、餐饮文化、校园文化、体育文化等文化建设中的一个又一个亮点感到欣慰。 视察中,不时有政协常委、委员提出意见建议。看过临海而居的大连创意产业项目发展有限公司,有的常委、委员建议,大连具有独特的海洋资源和海洋文化,应坚持海洋综合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真正形成具有大连特色的海洋生态文化和滨海旅游休闲文化。在烟台街老房子中穿行,有的常委、委员建议,应把保护老旧建筑上升到打造地域特色文化、留住“城市之根”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对“老字号”建筑的保护,以增加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品位。 刘俊文对我市始终秉承“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的指导思想,注重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全市文化建设发展取得的喜人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刘俊文指出,文化建设面临着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环境和难得的机遇,大连的城市地位决定了大连市文化繁荣发展的档次与水平,大连的经济水平、区域优势和开放活力等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后发优势,大连的文化品质和文化“软实力”应该得到新的提升。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继续发挥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主动地争做大连文化繁荣发展的宣传者、推动者和参与者。要更多地关注城市文化建设进程,进一步推动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深入研究思考如何把现代文化与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把地域特色文化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把城市文化资源与滨海旅游、创意产业等相结合,把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振兴与文化人才培养相结合,把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精神生活与提高人民群众素质相结合,为推动城乡文化协调发展、打造大连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质、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献计出力。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