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跨越发展新越西
时间:2012-06-07 08:27来源:凉山日报 作者:为之
|
|
越西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深化“331”发展战略和“12345”工作思路,得到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广泛认同,全县上下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凝心聚力谋发展,同心同德促和谐,奋力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跨越发展新越西的良好局面。县委、县政府顺势而为,进一步开展“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发展大跨越”的主题实践活动。
一、认清形势,振奋精神,明确主题实践活动重大意义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越西县域综合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越西发展的“短板”,主要体现为:一是经济总量较小,综合实力偏弱,人均占有水平低,同全州先进县市的发展差距呈逐渐拉大的趋势。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三是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改善民生任务艰巨繁重。按新的扶贫标准统计,全县贫困人口达15408户69337人。四是原有的交通、区位等比较优势逐渐弱化,“瓶颈”制约较为突出,呈现出逐步边缘化的趋势。
通过对基本县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认真分析和把握,县委、县政府鲜明提出了“以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发展大跨越”为一条主线;以“经济提速增长,社会全面进步”为两大目标;强化“工作思路、干部队伍、发展环境”三大基础;做好“交通突破、城建提升、招商引资、安全稳定”四篇文章;打好“产业、资源、项目、扶贫、人脉”五张牌的“12345”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新思路,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把准了越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凸显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顺应了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
二、突出重点,砥砺奋进,推进主题实践活动有序开展
思想大解放是前提,作风大转变是保障,发展大跨越是目标。
(一)思想大解放
一要树立科学理念,实现科学发展。二要抢抓发展新机遇,推动发展大跨越。三要在新的起点上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
具体讲,要解决好几方面的问题:解决思想僵化问题,强化创新意识;解决小进即满问题,强化忧患意识;解决消极畏难的问题,强化自信自强意识;解决作风不实问题,强化大局意识;解决工作不实问题,强化实干意识。
(二)作风大转变
1.按照“为民、开拓、务实、清廉”要求,大力弘扬新风正气。
2.加强学习、工作、生活和领导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三)发展大跨越
1.做好“交通突破”文章,打造凉山北部交通要冲。落实小相岭隧道和中冕公路升级改造的立项工作,完成地勘、施工图初步设计等工作,尽快实现破土动工建设。完成S208省道过境公路甘洛至越西中所段的路面整治工程和总投资4960万元的通乡通村通达工程。加快成昆铁路复线越西段的前期协调工作,抓紧调研和编制老丝绸之路(保安至海棠)建设的可行性报告。务实开展中(所)冕(山)公路升级改造项目、凉山北环线中所至昭觉段改造建设项目。
2.做好“城建提升”文章,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近年来,越西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全面完成了滨河大道、滨河公园、城市道路“两纵四横”等项目工程。下一步,要在制度设置、资源有偿配置等方面向县城新区倾斜,切实做到城市“南北延伸、东西扩展”。加大旧城区改造力度,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城市新格局,早日建成“凉山北部人文生态宜居第一城”。
3.做好“招商引资”文章,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2012年,要完善投资83亿元的82个项目招商项目储备库建设。力争引进投资项目5个以上,协议引资15亿元,落地资金10亿元以上。
4.做好“安全稳定”文章,构建和谐越西。
5.打好“产业牌”,推进现代产业建设。按照“工业抓企业抓园区,农业抓基地抓品牌,第三产业抓服务抓质量”的思路,加快形成具有越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工业发展大跨越方面,按照“水电先行、矿冶主导、水泥扩张、农特长效”的工业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培育一批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骨干企业,加快水能资源开发进度,加快矿产资源开发进程。农业发展大跨越方面,坚持市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支柱产业,积极构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现代烟草农业、草食畜禽、优质水果、大红袍贡椒、无公害蔬菜和以油菜、马铃薯、苦荞为主的优质农产品等六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大跨越方面,深度挖掘和整合旅游资源,强化民族文化开发和历史遗迹保护,以特色旅游产业打造为重点,以“文昌故里·水韵越西”为核心,力争早日进入全州旅游重点县行业。发展民生性服务业,进一步提升保险业服务能力,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逐步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合理布局商业网点。
6.打好“资源牌”,科学开发资源。要依托绿色资源优势,积极打造特色品牌。以“越西甜樱桃”、“越西苹果”、“越西贡椒”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为契机,扩大特色产业生产规模,建设一批省级绿色食品基地和生态农场,培育一批地标产品、名牌产品,推进农业四大品牌建设。要依托矿产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工业。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尽快摸清查明县内矿产资源储量及分布。加快资源型企业产业调整,实现水电、矿冶、水泥等传统工业产品升级换代。推进资源的本地加工转化,延伸产业链,形成以马铃薯、荞麦等为主的深加工产业基地。依托“文昌故里”旅游资源优势,倾力打造文昌文化资源品牌大县。要依托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
7. 打好“项目牌”,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大抓项目就是抓跨越发展”的意识,努力营造“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一切工作项目化”的工作氛围,力争实施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重点项目、扶贫开发项目、重大民生项目、社会事业项目,以项目为支撑和载体,积极衔接、主动出击,跑进京、跑厅进省、跑局进州,促成项目落地。
8.打好“扶贫牌”,务实推进民生工程。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强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与自力更生相结合,以提高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为主攻方向,年内争取完成37个村2824户彝家新寨建设任务。突出解决极度贫困村群众行路、住房、饮水、用电、上学、就医、增收等“七难”问题,使城乡面貌与优美的自然环境相协调、相融合。
9.打好“人脉牌”,齐心协力促发展。越西劳动者素质较高,经商意识较强,有“凉山温州人”的美誉。要利用乡情大打“人脉牌”,最大限度的鼓励和发扬越西人敢闯敢干、敢为人先、敢于创新的特质和优点,积极回引在外成功人士和友好人士参加越西经济社会建设。
三、精心组织,真抓实干,确保主题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我们一定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发有为的作风,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比肩先进找差距,对照目标担责任,围绕任务添措施,紧扣发展抓落实,为加快实现美丽富饶文明和谐跨越发展新越西而努力奋斗。
(编辑:刘堃茹)
(责任编辑:白雪松)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