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新慧 苏州日报讯 七月流火,木渎金枫路创新创意街区更是一片火热。在从城乡二元体制向城乡一体化体制变革中,木渎镇抓住胥江运河以北20平方公里纳入苏州中心城区,以及木渎镇列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先导区的重大契机,进行了大手笔的产业转型升级实践活动,体现了大智慧和大胆略。 具有2500多年历史古镇木渎,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从鱼米之乡到工业重镇再到苏州西部新城的演进过程,反映了苏州社会不同时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缩影。 (调研人员:苏州市社科联建设“三区三城”课题组) 创新创意产业是转型升级的突破口。金枫路创新创意街区是一个具有突破性的规划。成型后的金枫路商圈,将形成苏州西部最大体量的城市经济综合体。 新高地 倾力打造创新创意街区 【场景回放】 一条全长2.5公里的街区,由北向南呈纵向分布,地处木渎新区核心区域,距离苏州古城区仅5公里,具有绝佳的区位优势,同时,街区内拥有近150万平方米的可开发土地资源,为街区的未来发展提供充足的土地储备。 这就是木渎镇的创新创意产业街区——金枫路,总投资29亿元,规划总占地面积约2.15平方公里,采用国际成功的复合式开发方案,集中孵化动漫、影视、工业产品、建筑设计等中小企业,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配套娱乐、居住、商业等生活设施,满足全方位工作生活需求。作为吴中区转型升级的窗口,正在成为创新创意产业的摇篮。 【深度解读】 源于创新,由木渎新区管委会重点打造的以文化为依托,以产业为支撑的金枫路创新创意产业街区,在2008年底应运而生。以同济大学苏州研究院为先导,大力度推进政、产、学、研合作,向高端现代科技服务业迈进。 作为苏州12个区域级商业功能区之一,金枫路创新创意文化街区计划在2020年建成。如今,已开发完成50万方的载体设施建设,余下土地正在回购。 拥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镇木渎,人文积淀深厚,范仲淹、沈德潜、冯桂芬等名人均出自木渎,同时依托灵岩山、天平山风景区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为木渎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金枫路商圈追求一种文化与环境的融合,通过对苏州自然、人文的诠释与应用,规划了一种休闲的生活模式。其创造的是一种价格适中、更休闲,与理想生活方式相匹配,与老城区截然不同的苏州西部城市副中心。 木渎镇有20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纳入苏州中心城区,产业要转型升级,二产退出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商贸、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打造创新创意产业园。木渎镇宣传委员说:现在主干道工厂全部回购,前面三年投了20亿回购了占地3000亩的各类企业近30家,金枫路已有八大科技园先后落户。争取到2012年,掌握10000亩土地。原来办工业的回购发展与城市经济有关的三产创新产业。 2009年街区内已有多个大型商业及住宅项目进入建设或运营阶段,预计2011年内将形成近100万平方米的商业、商务和居住项目,一个集产业、商业、商务和居住于一体的苏州西部最大体量城市经济综合体的地位正逐步确立。 近年来,创新创意科技服务业悄然崛起,东创科技园、博济科技园、吴中国家科技创业园等八家科技园落户木渎新区。未来的金枫路创新创意产业街区将展现更强的产业发展优势。 新平台 集聚效应助推创新经济 【场景回放】 7月9日,博济科技园迎来了吴中科技企业孵化协会成立大会,暨2010吴中科技资本项目对接会的召开。次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苏州数字城市研究院,落户吴中科技创业园(木渎园区),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定位信息系统、无线射频技术、虚拟城市等研发应用,都在这个平台上做。 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创新载体建设。南信大苏州数字研究院的成立,是木渎继同济大学数字研究院后,创建的又一个集现代科研、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为一体的公共科技平台。 【深度解读】 地方上转型升级,需要一个团队梯度来做产业化,研究在学校,在创业园平台上转化科研成果。这样的孵化器是创意经济发展的先进模式。 木渎党委政府具有超前意识,2008年就对科技创新思路清晰,引进高层次人才,引进科技型企业,改变现有经济结构的现状。 2009年,又提出了金枫路创新创意一条街的命题,这需要很多方面的科技资源。 苏州吴中国家科技创业园,是继苏州高新区创业园和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园之后,又一家国家级科技园区,2006年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引进并培育200多家科技型企业。转型升级打造新兴产业,零散企业形不成规模,科技园怎么起到带动作用?吴中科技创业园的负责人说,经分析,苏州园区新区走的是高端,而面向制造业的没人做,我们提出建设金枫电子商务产业园,要以公共服务集聚效应,打造电子商务产业,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 苏州东创科技园由我国第一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武汉东湖投资,联合木渎镇政府合作开发。市场接入中心两大核心功能,行业企业聚合,异地企业接入。首创产权式孵化器模式,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立足高标准高起点,3年创国家级创业园,为企业提供各种专业服务。 产业结构转型是发展必由出路。木渎新区紧跟转型潮流但不随波逐流,结合自身优势在产业定位上重点发展汽车产业和创新创意产业,迈向“苏州创造”之路。 新天地 优秀项目带动商业圈兴起 【场景回放】 在木渎凯马汽车广场,不仅可以看到奔驰、奥迪、沃尔沃、雪铁龙、尼桑等45个品牌30多家汽车4S销售和服务中心。另外,汽车用品、汽车配件、两手车交易等市场正在建设中。品牌力量的注入,使得汽车保养、维修、美容等传统的汽车服务在凯马早已经是“基本功能”。有人推荐说“要买汽车就到这里来噢”。 凯马广场建于2003年,总规划占地1500亩,初步形成了集“汽车贸易、汽车商务、汽车文化、汽车运动和汽车休闲”于一体的汽车产业商圈。 2009年,凯马广场汽车销售额达到42亿元;地产和餐饮娱乐项目的销售数额1.5亿元。凯马成为名副其实的“苏州汽车公园”。苏州私家车至少有一半以上出自凯马。 【深度解读】 木渎自古即为扼守苏州至太湖黄金水道的繁华商埠,随着苏州轨道交通时代的到来,作为木渎主要经济支撑点的木渎新区,已经做好商业经济腾飞的准备。在木渎现在的汽车(整车生产以外)、创新创意、休闲旅游三大主导产业中,木渎新区始终秉持高起点规划原则,把握现代商业这一因素,构筑未来都市的强势商业综合体。凯马广场从当初简单的汽车销售,到现在的主题商圈经营,配套设施在一步步完善。 彩虹坊、水天堂、百乐门国际会所、两岸咖啡、迪欧咖啡、澳华至尊、凯马宝丽精品酒店等商家的进驻,让车主们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消磨等待的时光,这样的人性化服务才是名副其实的新天地。 伴随轻轨通车及木渎重点商圈的规划建设,苏州西部的重点商圈——长江路商圈日益崛起。长江路商圈为苏州“优二进三”战略实施的主战场。政府借鉴浙江省市场发展模式,目标将长江路打造成为一个全新的次一级商务中心。 江南汽配市场由全国专业市场50强浙江宝马汽配集团投资,是长三角规模、功能皆占据重量席位的汽配专业市场。苏州华夏五金机电城由中国市场开发研究院(国家顶尖权威市场开发研究机构)策划运营管理,致力打造苏州地区最大的五金机电产业流通服务平台。 木渎旅游产业区正在加快旅游业态拓展。从原来单一古镇观光游,向藏书地区的生态观光、生态养生度假游拓展,打造旅游特色线路和特色品牌,构筑木渎大旅游新格局。 新格局 构筑生态观光休闲养生游 【场景回放】 在木渎古镇中心区域,比邻古镇风景旅游区,有一座《姑苏十二娘风情园》项目正在建设中,其建筑风格与古镇区域整体风格一致,建成后,将作为电视剧的拍摄基地。主要建设工程包括:仿古单体建筑25栋、牌坊2座、飞虹廊桥一座、双桥一座、平桥一座,道路广场面积约3385平方米,水域面积约500平方米。 作为一个旅游和文化的品牌,“姑苏十二娘”在创新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创新实践使她从原先单纯的劳动生产形态,整合到有文化、旅游参与的综合形态,使原先自然形成的生产和劳动现象,提升到有现代因素参与、可持续发展理性的层面,这不仅更深入解读了苏州的精神、苏州的文化、苏州的特色,也通过形象和品牌的塑造进一步促进了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深度解读】 木渎镇的转型升级主要发展三产服务业,集约整合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基本要素的保障。“工业向金桥开发区集聚、现代服务业向木渎新区集聚、休闲旅游向藏书集聚”。 古镇木渎,旅游产业具有现实和潜在的优势。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有:坐落在西街108号的涵海楼收藏馆已建成,姚建萍刺绣艺术馆二期、苏州广电影视娱乐城、天元收藏品博物馆、中国凯马婚庆城、苏福230文化产业园也都正在建设中。 木渎正在把旅游发展成木渎镇第二大支柱产业。 一是开发完善古镇观光旅游。恢复重建东街上清代古建筑遂初园,并恢复城隍庙。将南街打造成“平江路”,西街改造成收藏古玩一条街。二是深度开发藏书山林生态养生旅游资源。在初步建成的白象湾景区基础上开发建设五峰山景区,在天池山景区旁开建野生动物园;同时,进一步拓展藏书羊肉美食旅游,利用藏书传统花卉苗木市场供游客欣赏购物。 通过各类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去木渎,最终建成目的地旅游,让游客住下来,延长休闲养生时间,增加人气,从门票经济转化为综合经济效益型。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