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重庆城乡统筹的六件大事 件件都应抓住要害

时间:2010-06-11 09:18来源:未知 作者:杨冰

    昨日,市长黄奇帆到忠县调研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和农业产业化情况,听取了梁平、丰都、垫江、石柱、忠县五县工作汇报。他指出,各区县(自治县)要以改革和创新思维,全面扎实推进城乡统筹等重大改革,涉及城乡统筹的5+1(5件大事和“两翼”农民万元增收计划),共6件大事,件件都应抓住要害,抓出实效。

    各区县要仔细琢磨城乡统筹五件事和“两翼”农户万元增收计划的内涵

    黄奇帆说,目前我市正推动城市化、工业化、城乡统筹一体化战略。其中,要以六大支柱产业发展推动工业化,以城市群的发展和“五个重庆”建设推动城市化。

    在城乡统筹一体化中,有5件大事,都需要用改革的思维,仔细琢磨其内涵,算大账、算长远账。

    一是农民工户籍改革,让进城农民工成为城市居民。户籍改革是一项社会制度的重大改革。12年前按户籍口径,城市化率是25%,直辖12年之后达到27%,几乎没有增长;但是用常住人口的概念,直辖初期城市化率是28%,现在达到了53%,已经上升了25%。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今年内解决330万农民的户籍问题,要给予他们城市居民享有的一切权利。咋一看政府自我加压,增加了负担,其实是笔合算的“买卖”,好处有四:一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加城市人口集聚。二是体现了真正的平等。三是促进消费———几百万农民在城里消费,对内需是很大的促进。四是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农村人均收入立马提高———“分母”减小了一半。

    其他的四件事,在黄奇帆看来,尽管都是花钱的事,也都是合算的“买卖”:二是推动养老、医疗等农村社会保障改革,争取在明年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 

    三是推动城乡统筹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

    四是推动城乡统筹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

    五是推动城乡间要素合理流转,例如建设性用地、承包地流转等。

    当有区县负责人问到能不能优先收购他们的“地票”时,黄奇帆笑答,“有多少收多少。”虽然一亩地票已经涨到了10万元,但是据推算,一亩地票的诞生,大致意味着3个农村人口入住了新农村,与之伴生的会有一系列积极的变化———关于新农村建设我市即将有系统谋划。

  要素组织、体制机制恰恰是“两翼”地区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当前的急务

    黄奇帆说,“两翼”农户万元增收计划与城乡统筹一体化是一个有机整体,本质上也是一场农村市场经济的改革。“两翼”林下经济一是有产权到位的问题,二是农村社会组织、专业合作社、产加销一体化、农工商一体化的问题,最终“两翼”地区农产品如果没有通过农工商产业链实现200亿、300亿、500亿销售值,任何区长县长说“两翼”致富至少我根本不用理会,也不相信,“养1万只鸡自己吃了就致富了?没有这回事!”

    黄奇帆指出,要素组织、体制机制恰恰是“两翼”地区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当前的急务,如果“两翼”不考虑从本质上推进农村市场改革,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的致富。

  用改革开放的思维推进工作

    黄奇帆说,城乡统筹一体化、“两翼”农户万元增收,用改革开放的思维,“5件大事,每件都有好文章可作。”

    “现代社会的改革是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的事业,是对政策、经济规律、市场信息了如指掌之后,深谋远虑地操作。”黄奇帆认为,在统筹城乡问题上,思路已经清楚了,不能把“摸着石头过河”当作工作推进乏力的借口,但是在具体“战术”问题上,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黄奇帆强调,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很多在区县看来可能并非和自己直接相关的市级层面的改革,其实和区县关系大得很,比方说公租房建设,解决了农民进城住所问题;比方说金融改革,“至少重庆地方性金融机构为下一步的农村要素流动改革将发挥巨大的支撑作用。”他提醒各区县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对接好市级层面的政策,在城市化、工业化、城乡一体化上,有深度思考,有清晰的事理逻辑,“宏观意义、微观操作逻辑,经济学的理论、政治上的出发点都要有条有理讲得清,在此基础上,拿出切实有效的举措。” (记者 杨冰)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