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公众关注 >

专家领导把脉关-天经济区发展 大西安仍是发动机

时间:2010-05-23 11:47来源:未知 作者:白雪松

 

   第四届大关中发展论坛在西安召开

 

    西部网讯(记者 冀楠)5月22日,第四届大关中论坛在西安隆重举行,来自不同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决策者和专家学者再次探讨“关中—天水为经济带发展”这一主题。
    据记者了解,在过去的三届论坛中形成的共识很多已经成为这一区域乃至国家发展战略的参照,众多政府领导与专家共同为区域发展寻找出路,这一模式因有着良好的效果而得到延续。
    大关中论坛成“关中—天水经济区”策源地
    所谓大关中,其经济社会意义其实就是以“西咸—天水”一带为核心的经济带,三届论坛的召开的目的均在于探寻这一区域发展模式。2007年召开的首届论坛上,与会领导学者提出以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启动和规划编制”为目的,提出“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思路;第二届论坛以“构筑关中—天水战略高地,编制好关中—天水经济区综合规划,发挥大关中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为主题,建议加强西咸一体化,在建设大型经济体的同时也要兼顾对陕南、陕北、陇东的带动作用;第三届论坛上,有再次提出“大关中与西三角经济圈构建”这一议题,解决区域发展瓶颈。
    而本次召开的第四届大关中论坛主题为“关中天水经济区率先发展”,与会嘉宾再次就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改善民生,如何切实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如何破解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等问题展开讨论,着力破解现实问题,同时为“十二五”计划的编制提供决策依据。
    西咸都市圈仍旧是关中天水突破发展的发动机
    根据经济区的发展规律,成熟的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区必须要有一个以上具有一定规模和经济实力的经济中心,对整个经济区的发展发挥辐射带动和整合作用。在关中—天水这一经济区域中,西安是最大的经济单体,这一“重任”当然责无旁贷的落在了西安身上,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西安和邻近的咸阳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人们逐渐认识到西安咸阳组成的大都市圈担当起这一核心角色更为合理。
    2008年,学者提出加快西咸一体化,组建大西安,2009年,西咸两市政府强力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并取得重大突破,这也是西咸大都市圈建设迈出的坚实一步。
    5月22日上午,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董军在大关中论坛上以“建设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区域性专业性国际化大都市”为主题的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西安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世界性唯一性特点,旅游科教资源丰富,金融区位优势明显。但同时也认识到西安距离国际化大都市的距离。“国际化大都市人均GDP的标准一般是10000—12000美元,而西安仅为4737美元,所以,西安建设国家化大都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董军说。
    区域发展要防止出现短板 协调发展是关键
    西咸都市圈的辐射整合作用固然重要,但正如短板原理所证明的一样,多区域协调发展才能真正促进关天经济区乃至西北经济的繁荣发展,并为西咸都市圈发展提供更好的纵深支持。经济区规划中也明确指出要重视宝鸡、渭南、铜川、天水等区域重点城市发展,尽快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同时也对各城市的产业发展方向做出明确定位。
    各市领导在论坛发言中也提出了自身在关天经济区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为此做出的努力:
    天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柴金祥:天水与陕西关中六市一区建立了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合作组织,开通了西安至天水旅游专列,积极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现代农业。
    庆阳市委秘书长樊得智:主动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是庆阳打造绿色能源之都和西部经济强市的需要,庆阳拟制定符合低碳发展好循环经济要求的能源开发利用规划,并关中一道共同治理沿黄区域水土。
    安康市副市长巨拴科:推动安康富硒食品产业与关天经济区协调发展,市政府将将其作为支柱产业精心培育。
    铜川市副市长王省安:随着西安主城区面积的扩张,铜川将成为西安的大北郊,西铜同城化成为必然趋势,尽快启动铜川—富平区域统筹示范区建设。
    商洛市发改委主任程诗有:商洛市出台《商洛市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和商洛市关于《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努力建设循环型企业,循环型经济园区,循环型社会。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